據央視財經,國家電網4月14日啟動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項目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湖南、青海等24個省(市),涵蓋公共、專用、物流、環衛、社區以及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
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岸電設施150個。補齊居民區充電難、平臺互聯互通不足等行業短板,以科技創新和深化改革為動力,打造示范樣板,帶動社會資本共建共營共享,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測算,能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此外,據國資委網站,未來4年,南方電網將投資251億元投建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據估算,將有效帶動電網建設、元器件及設備制造、運營運維、整車銷售與售后服務等相關產業投資2000億元左右。
盤面上來看,受利好消息刺激,充電樁板塊早盤快速拉升,板塊整體漲幅超2%。國電南自、中超控股拉板,南洋股份、奧特迅、雪萊特等個股漲幅超5%。
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vs充電樁配套不足
日前,特斯拉公告,Model 3全系產品將在中國生產,國產長續航版補貼后售價33.9萬元,預計2020年6月起開始交付。國產長續航版的續航里程由原進口版的590km提升至668km的續航,在續航提升78km的情況下售價卻相比進口版下降了超過10萬元,國產版本優勢巨大。
政策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宣布,延長新能源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機構認為,新能源汽車逆周期政策有望刺激高價格彈性下新能源車消費,同時補貼周期的延長給予動力電池成本端進一步降本的緩沖,利好行業發展。
一方面是電動車續航里程不斷提升,行業扶持政策不斷推出,另一方面,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基礎設施,保有量不足也制約著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根據工信部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仍有5倍提升空間,2019年國內充電樁保有量為121.9萬樁,統計范圍內16個省市20年規劃數量為235.9萬樁,充電樁建設空間廣闊。截至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車樁比下降到3.5,但主要受私人樁提振,公共樁車樁比仍在提升(19年為8.25),供給不足問題凸顯。
新基建浪潮下 國網充電樁招標量有望快速提升
充電樁作為新能源車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能夠為新能源汽車補充能源,也是車聯網信息流的重要接口,是近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4月9日,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預計,2020年全年將完成充電樁行業投資100億元左右,新增公共樁大約20萬個,新增私人樁約40萬個,新增公共充電站4.8萬個。
2019年國網招標數量處于低點,在新基建和補貼帶動下,華泰證券預計,2020年國網充電樁招標量有望快速提升,招標拐點將至。
國網是最早進入充電樁行業的建設方和運營商,作為國內最大的充電樁公開招標企業,招標需求對行業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直流樁為國網招標主力,充電樁功率呈現提升態勢。充電模塊價格穩步下行,疊加招標量提升,或支撐制造商的毛利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