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充電樁與加氫站“齊飛” “新基建”將推動“電氫并行”

發布日期:2020-04-15

核心提示:隨著地方政府和國家電網的持續投入,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與此同時,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密切相關的加氫站布局,也
隨著地方政府和國家電網的持續投入,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與此同時,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密切相關的加氫站布局,也在“新基建”風潮中多地開花。
 
汽車革命與能源革命融合,進而大幅改善能源結構。新能源汽車將代表我國未來汽車動力革命的發展方向。
 
最近“新基建”火了,全網進行科普,朋友圈也被火爆刷屏。但事實上,“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晉網紅”,早在2018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
 
與以往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此次“新基建”的最大特點在于“科技成色”十足,七大領域無不代表著我國當前產業升級的方向。在這一輪“熱潮”中,以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為核心的汽車動力領域的變革或將成為新的風口。
 
充電樁與加氫站“齊飛”
 
充電樁是“新基建”七大重點領域之一。受“新基建”浪潮影響,近期,多地政府對充電樁建設與運營的支持正在加強,如海南省計劃從2020年開始,對全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分批給予建設運營補貼。
 
除了地方政府,加快充電樁布局也是國家電網當前重點發力的方向。今年2月,國家電網“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就提出,大力拓展專用車充電市場,積極推廣智能有序充電,車聯網平臺接入充電樁100萬個,覆蓋80%以上市場和用戶。
 
“要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毛偉明日前表示,國家電網將超前謀篇布局,在加快特高壓發展、推動充電樁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取得突破。據他介紹,目前,國家電網車聯網平臺累計接入充電樁45.7萬個,覆蓋全國總量85%以上;公司率先在行業內開展充換電設施建設,累計建設充電樁9.58萬個。
 
3月15日,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發布消息稱,為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國家電網正式開展“尋找合伙人”活動,邀請符合條件的合伙人與國家電網一同共建共享充電樁。國家電網這一獨特的“平臺+合伙人模式”將進一步刺激資本市場對充電樁建設的積極性。
 
隨著地方政府和國家電網的持續投入,充電樁的建設正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展開。與此同時,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密切相關的加氫站布局,也在“新基建”風潮中多地開花。
 
目前,對于加氫站布局的地方性支持政策密集出臺,今年年初,上海市嘉定區表示至2025年嘉定將總計擁有15座加氫站;張家口市提出于2021年6月前將建成16座加氫站;《濰坊市促進加氫站建設及運營扶持辦法》明確將對在該市進行加氫站建設、加氫站加氫的企業給予補貼。從目前地方的規劃和行業的“風向”看,作為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充電樁和加氫站,都將逐漸步入快車道。
 
政策“破局”助推新“風口”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能源供應保障,充電樁和加氫站都是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尤其在氫能領域,作為連接上游制氫、儲運氫氣與下游應用市場的樞紐,加氫站布局的提速,是推動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關鍵。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正是制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底,我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臺,私人充電樁71.2萬臺,建設數量遠不及預期。根據業內機構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450萬輛,保有量約2300萬輛,按照目前車樁比3.5計算,國內仍需新建約530萬臺充電樁。
 
在氫能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累計已建成的加氫站共52座,建設數量、速度及運行參數與發達國家仍存差距。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魏蔚表示,目前我國加氫站數量較少,且能力薄弱效率低,需要有全面、切實可行的基礎設施鼓勵政策。“加氫站建設一定要先于車輛和終端應用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魏蔚強調。
 
面對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政策破局是突破瓶頸的關鍵。作為汽車領域的基礎設施,充電樁項目存在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長等困境,而加氫站建設也面臨審批流程復雜、建設成本過高、征地難等多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政策的頂層設計和扶持。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開始從中央層面出臺扶持充電樁和加氫站的布局,并由此引發持續一整年的“氫能熱”。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于氫能產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支持的熱度仍在持續上升,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明確,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同時還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制,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
 
當前,隨著政策的發力和“新基建”浪潮的來臨,充電樁和加氫站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有望成為新的“風口”。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把充電樁納入“新基建”行列,將激發萬億元級別的市場。在氫能領域,根據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及加氫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到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將達到5000輛、加氫站達到100座;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100萬輛,加氫站1000座,未來幾年無疑將開啟加氫設施布局的熱潮。
 
動力革命電氫并行
 
3月7日,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新基建·智能網聯”專場“云簽約”活動,簽約項目總投資62.8億元,涉及無人駕駛、氫能燃料電池等領域。據介紹,此次“新基建”簽約將為兩江新區乃至重慶市的“智能新能源出行”打下良好基礎,同時,這次簽約也是地方通過“新基建”,以“組合拳”的方式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縮影。
 
據記者了解,“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導向,以現代科技特別是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推動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事實上,在“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中,從5G、人工智能,到工業互聯網、物聯網,都與汽車領域的變革密不可分。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看來,汽車革命必須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變革和智慧城市很好地融合與對接,未來汽車的潛能將有賴于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創新。這些發展方向恰與“新基建”的導向契合。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實現汽車強國夢的現實選擇,其中,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是兩種主要的發展方向。陳清泰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未來,車載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實現并行發展,兩條技術路線各有優勢,都是我國走向汽車強國的戰略機遇。
 
在業內看來,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實現零排放,是一場汽車的“動力革命”。陳清泰指出,汽車革命應與能源革命融合,進而大幅改善能源結構。事實上,電、氫作為二次能源,成為未來汽車動力的來源,也與未來能源結構的轉型趨勢契合。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連榮認為,未來我國終端能源將會呈現一個穩定的“電氫體系”,“電氫雙系統供應能夠大大地提高能源供應體系的效率、安全性和穩定性。”李連榮說。
 
根據工信部此前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汽車銷量的25%左右,保守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700萬輛左右。當前,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萬億市場藍圖正在成為新一輪資本角逐的“疆場”。毫無疑問,“新基建”的推進,將為“電氫并行”的“汽車動力革命”厘清障礙,奠定基礎。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