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汽協,國內新能源汽車3 月銷量為 5.3 萬輛,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 3 倍,雖然同比增速依然低迷,但是環比復蘇明顯,預計銷量數據將逐月回暖。特斯拉一季度交付 8.84 萬輛,同比增長 40%,國內市場交付 1.6——1.7 萬輛,且根據草根調研,目前國產特斯拉訂單火爆,本周發布的長續航 Model 3 因訂單太多導致特斯拉系統癱瘓,可見國內私人消費端對高品質電動車的真實需求,繼續看好國內市場銷量反彈。歐洲部分國家發布 3 月電動車數據,英國和德國繼續保持同比 1 倍以上的高速增長態勢,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挪威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速下滑,最低達到-40%,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供需,預計 Q2 海外電動車銷量高增長態勢逐漸低迷。但疫情過后,碳排放壓力依然存在,海外整車廠有望加速電動化進程,全球電動化趨勢難以撼動。穩增長是新能源汽車目前的主要任務,在疫情影響下,2020 年經濟壓力較大,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長期重點扶植發展的戰略性產業之一,國補與地補政策有望繼續超預期。持續推薦各環節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科達利、恩捷股份、璞泰來、新宙邦;另外,推薦關注磷酸鐵鋰電池回暖帶來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比亞迪、德方納米、鵬輝能源。
光伏:根據光伏億家,3 月光伏組件出口回升,達到 7.49GW,環比增長1.65 倍,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因 2 月份國內組件的積壓和海外市場的囤貨導致。主要出口企業為晶科(0.47GW)、東方日升(0.35GW)、天合(0.33GW)、晶澳(0.28GW)和阿特斯(0.26GW),需求市場則以歐洲、印度、巴西、日本和澳大利亞為主。3 月組件出口超預期表明國內一線廠商產能利用率已經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且歐洲部分國家如意大利、 德國的新增確診人數開始減少,看好疫情緩和后版塊的反彈機會。國內方面,受疫情影響,本周產業鏈價格繼續下調,隆基和通威相繼減少硅片和電池片價格。目前市場對海外光伏疫情影響早有預期,市場調整后龍頭企業估值均處于低位,且 20 年光伏相關政策均已出臺,行業對競價流程理解充分,準備時間也更加充足,估計 2020 年國內裝機約 40GW,同比增長 33%,海外裝機維持 90GW 水平,全球裝機需求估計為 130GW,同比增長 7%。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光伏行業投資機會依然可觀,推薦通威股份和隆基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