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40分鐘就能快速“續航”,年內新能源汽車南京城區范圍10分鐘內充上電

6月19日,國內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綜合服務樓宇——南京電動汽車極客空間江北新區站,在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投入運營。該樓宇內共配置430個停車車位,其中充電車位390個,總充電容量達1.2萬千瓦,243個快充樁實現“即插即充、無感支付”功能,充電過程無需人為干預,充電結算無感知。
不同于傳統充電樁點多面廣的布局方式,江北新區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綜合服務樓宇將充電樁由平面布局轉向立體布局,選址長江隧道北岸口,緊鄰規劃中的沿江地鐵11號線、過江地鐵4號線,周邊有中科創新廣場、南京工大科技產業園等園區。樓宇總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分為地下2層、地上8層,設置停車充電區、洽談休閑區、餐飲消費區等五大功能區域。“這里充電兩小時內免停車費,快充40分鐘就能快速‘續航’,7樓休閑區還能讓我短暫休息,實惠又方便。”新能源車主康歡說。
據介紹,樓宇內充電樁試點運用V2G技術(雙向充放電),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智能互動。“新能源汽車就好比移動的充電寶,新能源車主可以在用電低谷時充電,在用電高峰時向電網放電,既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也平衡電網負荷。”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電動汽車服務分公司總經理楊建萍介紹道。
與此同時,樓宇配置了一套總裝機容量為200kW的光伏發電系統和一套3MWh的儲能系統,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可滿足近1/3充電工位的充電需求,降低充電高峰期對電網的沖擊風險,并與V2G系統配合,形成光充儲一體微電網,讓新能源汽車充上新能源電,促進清潔能源消納。
在位于8樓的運營監測中心,監控人員通過智慧能源協調控制系統,統一調配樓宇內的空調、照明、光伏、儲能設備,對運營情況開展大數據分析,分析新能源汽車充電規律,精準調控樓宇內電能儲備時間,實現微電網由電能單向流動變為能量及信息雙向互動。未來,該系統還將推出2.0版本,通過能源互聯網、車聯網融合電力信息、車輛信息,大數據分析新能源汽車充電規律,智能識別周邊駕駛新能源汽車的需充電客戶,精準推送服務信息,促進新能源車主出行效率、質量“雙提升”。
為讓更多新能源車主享受便利,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創新提出“南北雙極”新能源汽車充電戰略布局。今年下半年,隨著江寧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綜合服務樓宇的投運,將構建以江北新區、江寧兩座旗艦型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綜合服務樓宇為匯聚點,其他充換電設施“網絡補強”的新型城市充電網絡,運行各類充換電站152座、充電樁1858臺,讓新能源汽車在城區范圍10分鐘內充上電。
近年來,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達到近10萬輛,占全省的2/3、全國的8%。據南京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南京實施“四新”行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預計突破1000億元。乘著“新基建”的東風,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年內還將新建16座公交車專用充電站,積極參與南京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充電設施建設,打造新能源汽車服務領域示范標桿,為南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加速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