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市場腰斬、正規軍襲來,低速電動車市場將何去何從?

發布日期:2020-08-18  來源:第一電動

核心提示:截至8月12日,上市20天,銷量突破1.5萬輛的宏光MINI EV,已經成為全球上市后銷量最快破萬的小型新能源車型。
雖然這1.5萬輛MINI EV的去處暫時還沒有詳細數據,但相信“下沉市場”仍然是其增量的重要部分。畢竟在極力將自己裝扮成年輕人喜愛的網紅品牌之前,五菱宏光就已經是鄉鎮消費者十分熟悉的,“能拉貨能載人”的神車了。
 
那么來自“正規軍”的宏光MINI EV,究竟有沒有對低速電動車市場造成沖擊?這片保有量高達百萬的低速電動車市場,目前的情況又怎樣呢?

低速車市場腰斬,格局生變
 
與此前想象的想象不同,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近兩年的低速電動車市場也處在“寒冬”之中。
 
在法律法規和需求量下降的影響下,低速電動車市場本就呈現出不景氣的狀態,而隨著今年疫情的爆發,更是雪上加霜。
 
“倒閉的小企業逐漸增多,今年低速電動車市場大盤應該還會進一步呈現出萎縮的狀態。我們認為今年包括山東、河南、河北等主力市場在內,市場總量大概在40萬-50萬輛左右。”
 
如果該人士的預測準確,那么與幾年前年增100萬輛的增速相比,今年這片市場將至少萎縮50%以上。

不僅如此,由于進入的企業越來越多,產品規格越來越高,導致市場競爭逐漸加劇,低速電動車行業也面臨著市場進一步下沉,價格下一步下探的局面。“原來產品的主流價位可能再2萬到3萬元左右,那么現在已經下探到2萬-2.5萬元的價格區間了。”
 
“進入2019年,消費者對于產品力的要求在提升,但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產品的價格卻一直在下落。”他表示,對于低速電動車企業來說,想要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像是雷丁,把車做得更大了,把配置做得更高了,但是由于使用的是成本較低的鉛酸電池,因此整體價格仍然較低。”
 
而正是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大部分低速電動車企業的獲利能力也相對較弱,同時品牌溢價能力也較低。
 
因此我們也能看到,在大盤萎縮與經營利潤下降的雙重壓力下,不少以低速電動車發家的企業,也開始了向符合國家標準的微型電動車市場進攻。
 
“2018年底國家提出‘升級一批、規范一批和淘汰一批’開始,很多低速電動車的頭部企業便開始升級,通過兼并重組等各種方式,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的資質。”例如最早獲得造車資質的御捷,以及通過購買野馬而能夠造車的雷丁,都先后推出了旗下的乘用車品牌。
 
但是顯然,結果并不盡如人意。2017年與長城汽車合作的御捷,曾重磅推出過旗下的乘用車品牌——領途。雖然這款產品在2018年時創造過3個月銷量突破9224輛的佳績,但卻宛如曇花一現,很快便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同樣,花大價錢收購下野馬的雷丁,不僅沒能在微型電動車站穩腳跟,同時從很大程度上還拉垮了其原本的業務。
 
“進行升級的這些低速電動車頭部企業,其實是動用了大量的企業資源來獲取一個準入資質。但是當準入資質到手之后,才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該人士表示,這對于缺乏經驗的低速電動車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首先,為了生產出能夠符合國家法律標準的車型,在產品升級的過程中,企業供應鏈和生產要求也需要進行很大的調整,但很多車企在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之后,卻并沒有在短時間內轉換成企業的經營效益,這直接導致了今年頭部企業的整個經營面出現下滑。
 
同時,由于這些企業在發展乘用車的同時,并沒有放棄低速電動車市場,因此這也為企業在實際經營中的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升級的一批的確是升級了,但他們過得怎么樣呢?從目前我看來,基本在2019年的環境中,很多拿到了資質的企業,在把產品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有大量的資源在升級的過程中被消耗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所有頭部企業中,只有雷丁還維持著一個比較正常的運營情況,御捷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其高速車板塊的業務。”
 
該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只有以雷丁、比德文和寶路達為首的“濰系板塊”還保持著很小的增幅趨勢,“這三兄弟加在一起大概在10萬臺左右這樣一個量級。其中雷丁單品牌可能在6.5萬臺左右,單一品牌銷量位列行業第一。”
 
目前排在行業第二位的是御捷體系,包括御捷和樂唯雙品牌,“去年的銷量在4萬臺左右。”
 
而鑫隆通用財報顯示,原本排在行業第三位的麗馳在2019年銷量也出現了大幅下滑,雖然報告中沒有給出明確數據,但卻透露出,去年麗馳低速電動車已經下降至行業第五位。同時,像是此前嶄露頭角的眾星、漢唐、道爵等,在今年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
 
“在今年的市場情況下,能夠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估計最后不會超過兩只手。”該人士細數了一下這幾家企業,分別為雷丁、比德文、寶路、鴻日、今日陽光、大陽、金鵬和駿馳等。而此前在三強之中的御捷和麗馳,“今年不好說了”。除了這幾家企業之外,其他品牌今年基本上就看不到了。
 
但是其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三強雖然倒下了兩個,但新興勢力中卻也有十分亮眼的品牌。比如鴻日。該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鴻日去年的銷量在4萬多臺左右,如果按照單一品牌來算,那么鴻日已經登上了行業的第二位。
 
“正規軍”下探,進一步攪亂市場
 
原本就已動蕩不安的市場,因為宏光MINI EV的進入,是否會再度掀起巨變?
 
對此,低速電動車企業似乎分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一種完全樂觀,而另一種則是相對警醒。
 
雷丁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王清禮就是其中樂觀派的代表。“我認為沒有什么影響,除了能夠掛牌之外,它的產品和我比沒有優勢。”王清禮坦言,“產品不如我的大,功能也不如我好,它憑什么和我競爭?”
 
按照王清禮所言,我們找到了雷丁在售的低速電動車D80。從產品參數來看,這一款車型的確比宏光MINI EV的內部空間要大一些,而且內部配置的確也更有了一絲“智能”的感覺。這樣的軸距與空間設置,對于下沉消費者而言,實用性確實更高一些。

但有一個問題始終不得不面對,無論雷丁的產品配置如何智能,空間如何實用,宏光MINI EV畢竟是一臺電動汽車,從供應鏈到制造工藝全部都符合車規級別要求,只憑這一點,宏光MINI EV似乎就能夠擁有更高的可信度。
 
不過,對此,王清禮卻并不認同。他表示宏光MINI EV是車規級產品,但雷丁的供應鏈也是有一定標準的。同時,他也強調,“我們不是大家認為的小作坊工廠,我們也是具備整車研發能力的。”
 
由此可見,雖然在收購野馬之后,雷丁已經具備了汽車生產資質,但在其心中,低速電動車仍然是不能放棄的市場。
 
“宏光MINI EV和我們(低速電動車)的消費群體還是有所不同。它目前正在走城市年輕化消費群體這條策略,而我們的產品理念,還是四五線城市以下的城鎮群體。這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上,我們的產品更有優勢。”
 
比起王清禮的樂觀,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則表現得相對保守。對于宏光MINI EV的出現,他認為,可能會對低速電動車企業產生一定沖擊,但這個效果目前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還在觀望。”
 
不過,通過近日對市場的調研走訪,該人士卻發現,相比起主機廠的緊張,終端渠道的經銷商好像反而沒什么反應。“他們(經銷商)好像更多認為,我賣我的,反正五菱的經銷商是賣大牌的。”同時,他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五菱方面主推的還是38800的高配版,28800更多可能是一個噱頭,因此低速電動車在這個價位區間還是會有所斬獲。
 
盡管如此,他依然認為,宏光MINI EV此次的價格下探,仍然不可小覷。“相對于五菱這樣的品牌來說,我們這些低速電動車的品牌還是有一定的區域限制,或者是有一定的制約。”不僅如此,他也認為,與上汽通用五菱這樣的整車廠相比,低速電動車企業還有著很大的不足與缺失。“他們畢竟是整車廠,低速電動車的供應鏈沒有那么強大。不要說五菱,就像奇瑞和北汽,低速電動車企業差的也不是一點點。”
 
同時,該人士告訴第一電動網,近日在河南進行走訪中,他發現,五菱正在加快一些縣級城市的渠道建設。“毋庸置疑,他們最主要的市場還是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
 
而當背靠著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 EV開始向下發力時,作為主機廠的正規產品,其有著先天的強大優勢。
 
除了上述談到的供應鏈管控和生產工藝之外,宏光MINI EV還有著非常規范統一的售后服務體系,這對于此前沒有過相關經驗的低速電動車企而言,堪稱“降維打擊”。
 
同時,隸屬于中國第一大汽車集團的上汽通用五菱,有著足夠的財力將這款車型推入末級市場。通過團購、促銷等方式,使車輛的售價再度降低,這樣強大的集團作戰,也是低速車企所不具備的能力。
 
最后,我們也發現,當下宏光MINI EV似乎換了一種打法,開始向城市的年輕人進攻,這樣的品牌優勢在低速電動車企業中,也是無法想象的事情。因此,當宏光MINI EV開始全力向下俯沖時,必定會對低速電動車市場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不過,宏光MINI EV似乎只是“正規軍”到來的先行者,對于這片保有量超過500萬輛的龐大市場,很多車企都“虎視眈眈”。例如北汽EC系列、歐拉黑貓、云度、哪吒N01等將會相繼跟進,繼續瓜分這片市場。
 
無論最后誰能突出重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個四輪電動車稱霸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