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動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黃春華在本次中國國際換電模式產業大會做《全球換電開創與 引領者的20載最佳實踐》演講,現場演講實時如下:
各位朋友,很榮幸今天在年底又能跟大家相聚在上海,作為全球換電開創與引領者,奧動非常期待參加本次中國國際換電模式產業大會,希望通過大會加強與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合作伙伴的溝通,建立更廣泛的聯系。
換電,需要集結全產業鏈更多伙伴一起融合協同,一起壯大。而充電與換電,我始終認為相互有各自優勢,在不同用戶場景實現其不同優勢價值,通過兼容整合能夠把充換電能源補給行業一起做大做強。
今天,我在此把奧動換電20年的最佳實踐,與大家作一些分享。
生而為換——奧動及電巴,從誕生之日就始于換電而來。
我希望奧動每次與大家交流,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新啟發、新信息。
20秒極速換電,奧動在今年11月20日廣州國際車展舉行全球首發。剛才丁曉華老師講,可能換電5分鐘就可以了;但奧動換電不斷追求自我迭代,目前已實現20秒。也有人說,奧動換電20秒其實太夸張了,把車開上去、停好、換好,再開下來,起碼要1分鐘吧。對此,我這么解釋,充電也一樣,你找場站停好,把槍插上才能算真正充電開始,所以,奧動20秒極速換電,是指電池更換的過程。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奧動的背景。很多朋友可能了解奧動,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奧動。經常看到奧動和電巴兩個字在一起,為什么呢?2000年,我們聯席董事長張建平先生在蘭州注冊了電巴科技這個公司;2016年,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成立全新的奧動品牌。我們從2000年開始專注換電,在實踐中不斷研究摸索,成為了全球換電模式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第二,奧動在全球已累積1000多項換電專利技術(未含整車上的技術),目前這1000多項技術當中,有很多歐盟認證和國際電工認證,有非常高的含金量。
第三,真正實現了多車企、多車型兼容換電。奧動不止與一家主機廠合作;最初奧動開始商業化拓展時,和合作伙伴北汽從EU系列開始;到現在,多家主流主機廠都與奧動達成合作。
第四,全球最大規模商業化換電服務平臺。做一座換電站,不難;做好換電站,沒那么容易;甚至形成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很難。在換電領域,一定是技術+模式相結合,而不是只強調技術或單一產品。
這是奧動的換電解決方案,底盤式換電。現在行業中也有不同的換電技術路線。左邊是整體換電支架,因為我們需要固定在底盤上面;右邊是換電電池包,目前我們最新的技術,與主機廠開發下一代換電平臺的,已經不需要換電支架,完全把支架融入到下一代整車底盤上。
這是奧動最新一代4.0換電站,實現20秒極速換電。目前以出租車、網約車等營運車輛來看,單站服務能力約1000輛。對私家車而言,換電頻次較低,以單站服務能力能覆蓋3000-5000輛私家車。剛才黃總你不是說營運車輛1000輛嗎?我告訴你,1000輛乘以7天,一周就是7000次或者7000輛。而私家車在一般情況下,一周只需換電1-2次,同樣能夠計算出我們的單站服務能力。
關于續航里程,剛才我跟曉華老師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200公里就差不多了。根據奧動換電運營后臺數據看,營運車輛大多在行駛170-200公里以后,就會來換電。對應電池續航里程,現在主機廠造車,主流里程最起碼達到400公里左右。現在開燃油車的人,一周加幾次油?基本上1-2次差不多。所以,每兩天讓用戶加一次油或換一次電,用戶會覺得很麻煩,這是我們從用戶運營數據及服務體驗感上作的一些思考。
奧動換電站,每站占地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200平方是設備占地面積,包含變電房的面積。
換電站模塊化設計,4小時內可完成搭建。奧動換電站不是一座建筑物,是一座撬裝式設備,因此在建站環節,只要經過發改委報備,場站具備電力條件,車輛動線設計合理,我們就能快速布裝。
一千多項專利的技術當中,最核心的是三項——定位、鎖止、連接。不要單看定位、鎖止、連接這三項技術以為很簡單,里面攻克了非常多的技術與難題,做到精度非常高。
我的一些重要實驗包含:振動實驗、擠壓實驗、密封實驗、接插實驗、涉水實驗、碰撞實驗等。所有實驗,都是經得起主機廠車規級要求的實驗,這是奧動20年專注換電的摸索探尋的結果。換電行業不斷壯大、技術不斷發展前進,雖不能說奧動換電是全球領域是做得最好的,但我們經歷多年商業化運營實踐,可以說是換電路線在全球應用得最好的,且保持自我技術迭代領先。
換電有三個特點:
1.換電,更安全。我們對電池進行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監控。比如像農夫山泉“我不生產水,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奧動,我們不生產電池,電池是寧德時代、國軒或中航鋰電來生產,奧動是電池的管理專家。奧動對所有電池每次換下來以后,都會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監測,包括安全體檢,如發現任何數據異常,能夠及時把對應電池調取出來,進行換電站現場處理或回廠維修。
奧動在多年實踐中形成換電安全觀:不觸發、提前判、快速撤、保安全。安全性,在我們的換電業務運營理念中,是最為關注的。今天是平安夜,讓我想起去年平安夜前后,奧動某一個換電站,有一塊電池在凌晨5點15分發現冒煙,我們的值班站員從發現異常、取出、撬開到灌水,全程處理在幾十秒內完成。這樣的效率,在奧動換電網絡內已形成常規業務流程,目前在業內也是最快速度,堪稱完美。
電池無論靜置、行駛或充電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隱患,這是行業目前共識。但奧動通過我們在運營管理與實踐中貫徹的換電安全觀,我們以己之力把安全隱患與引發問題概率減至極小化。全國商業運營6年以來,奧動換電網絡,沒有一輛換電車輛被燃,我們以此記錄為標桿,將繼續貫徹換電安全觀在運營中的實踐。
2.換電,更高效。充電,滿電至少全程1小時;換電,僅需20秒。從它SOC20%充至90%左右,基本上按照現在正常快充節拍的話,1小時差不多。剛才曉華老師說到,可能到2025年左右,快充全程只需10分鐘就能搞定,但這個過程實現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們希望,技術進步給予我們更多想象力與期待性,也讓奧動在未來有更大進步空間,換電也許可以更快、更好。
這是一個效率體現問題,而且它不僅僅是現在對營運車輛有“多拉快跑”的需求,接下來汽車消費者都是90、00后新一代人,大家對“等待”是很難接受的。如果讓用戶充電花半個小時,在未來,也許會讓人覺得無所適從,包括有些行業大咖跟我交流說:“我覺得目前充電體驗還是很好。我開燃油車,每周加油都要排隊;而充電,就在廠區、居住地或工作地就可以實現……”。我的看法是:“等到電動汽車普及程度更高以后,廠區員工大部分駕駛充電車輛,我相信連您自己每天都要搶車位。”
3.換電,更經濟。
首先,降低車價。對于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非常重要。目前,占據車價成本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電池,導致整體車價非常高。國內主機廠,特別是新勢力,目前都推出高達600-700公里續航里程的車型,試問續航里程的升級要多花多少成本?但消費者買了以后,車輛就這么重,功率這么大,但電池越來越重,這同時在增加損耗能量,俗稱“小馬拉大車”,其實這并不是唯一解決路徑,不值得。我們現在研究下來,換電模式下,標準電池包推薦52度電左右,行駛里程有400公里差不多了,而且不改變用戶任何使用習慣。
其次,節約土地資源。
再次,節約電力資源。今天在座有很多充電樁企業行家朋友們,實話實說,換電站只要用充電樁土地十分之一,就能夠提供同等能力的能源補給服務。
電力需求方面,充電會有忙時與閑時之分;但換電基本比較穩定。所以,經過精確測算,換電功率的穩定率可以高達85%。
奧動20年的堅持與創新,今年做到了20秒極速換電。
2005年我們在蘭州建立第一個換電站;
2008年奧運會史上第一次使用換電模式給大巴補給;
2010年,世博會上建立全球最大的換電服務站;
2016年,奧動跟戰略合作伙伴——北汽集團,在北京推出“百站計劃”;
2018年,我們跟合作伙伴北汽,一同把換電網絡擴展至廣州、廈門、昆明、鄭州、青島、福州及張家口等;
2019年開始,奧動逐步擴大與更多車企開展合作;
2021年開始,基本上,每個季度,市場上將會出現2-3款不同品牌、不同車型的換電車型,以實踐兌現奧動所倡導的共享換電價值,一座換電站不僅只為一家車企或一款車服務,而是可以實現面向多品牌、多車型、更多用戶,無論To B、To C都可以在同一個站內享受換電服務。
奧動一直專注換電探索,通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已基本建成國內換電網絡,今天我們
把成果呈現給大家,而不是光拋概念。
奧動換電站現在在國內有近300座,數量是換電站運營企業第二位的2倍。蔚來,目前在國內換電站約有160多座,主要面對To C用戶。蔚來資本是我們很重要的股東方,我們希望接下來與蔚來能有深度融合,讓換電在蔚來更好降本、在奧動更好增效,這是對雙方以及換電模式在國內推廣很重要的思考。
目前奧動單站服務能力是500-1000輛車/站,有區間是因為目前我們在市場上投建的換電站版本不一樣。3.0換電站,每站有28塊電池,單站服務能力是500輛車/站;4.0換電站,每站有60塊電池,單站服務能力提升至1000輛車/站。
換電運營,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算,奧動走過了12年。換電,不僅是一項技術或產品,更與商業模式、運營服務、安全管理等息息相關。
網絡覆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長春、杭州、重慶、鄭州、昆明、海口、三亞等,目前主要覆蓋一線城市與省會城市。另外,我們非常期待能有機會進入深圳市場,現場可能有比亞迪的朋友,我們希望可以深入交流。
奧動累計服務車輛超過5萬車次,不僅僅出租車、網約車,還涵蓋換電重卡、電動大巴、BRT等。累計換電服務700萬次,到今天為止應該超過750多萬次,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0億公里億,單車換電最高里程92萬公里。
各位,單車換電行駛92萬公里,這是在換電模式下,全球新能源汽車目前唯一能夠實現的范例,而這個范例發生在廈門,車輛一直在奧動換電站進行補能。奧動換電,保證電池在恒溫、恒濕、統一倍率充電,實現了單車這么高的行駛里程。這是換電的優勢所在。
另外,我們還一直在行業生態方面積極探索。
工信部力推“車電分離”模式,奧動在海南與主機廠、出租車公司首創推出第一個“車電分離”模式。這個模式是三方收益,能更好推廣新能源汽車,進一步降低司機的應用成本,更好推廣換電模式。
全國首個換電智能大數據運營平臺。奧動全國換電網絡有近300個站點,運營管理后臺需要有強大的平臺支撐,從用戶體驗管理覆蓋到后臺業務運營。換電站運營、電池運營、數據運營,這是奧動換電服務網絡運營的三個核心。
電池銀行與電池梯次利用。預計明年,奧動會發布電池銀行,我們的電池銀行覆蓋行業上下游的廣泛合作伙伴,讓產業鏈各方共同獲得價值,通過電池銀行更好降低車價、賣更多車、各合作方有更好收益。
奧動換電技術引領,不僅體現在我們目前已在全球獲得的專利,我們還曾獲得過包括 “中國汽車工業科技獎”、“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等重要獎項。
今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的5項換電標準中,奧動與行業各方代表,包括蔚來,一起深度參與,推動了5項標準建立。推動換電標準化,對于換電模式普及推廣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奧動深度參與當中。
迭代不止。
奧動最新一代4.0換電站,具有4大特點。
共享。多車企、多車型,體現兼容性。
安全。奧動換電倉里有布設3000多個光纖多點測溫,以致于我們能及時發現每塊電池的安全隱患問題。
極速。20秒極速換電,1分鐘服務全程。
友好。我想要強調“健康”和“快樂”。雖然我們曉華老師說了,晚上很多司機用戶在
充電,上周五我在上海安亭財富廣場,看到7輛強生車輛在充電,2輛強生車輛在等待
充電,3個司機在寒風凜冽中抽著煙看大山。用戶體驗,作為運營商,我們需要感受與
理解。
再說一下To C端用戶,我很欣賞蔚來模式。因為C端的用戶一定是慢充為主、快換為輔,而換電不是其強關聯選項。我們看整個蔚來乘用車的發展趨勢,叫做可充、可換、可升級、電池可回收。就是車輛不僅可以充電、換電;而且在統一電池包前提下,也許很多主機廠推下一代平臺可以考慮把電池電量設置在50度電、60度電、80度電或100度電等多種選項,用戶根據當前所需情況,在車電分離模式下租賃電池,不同的需求租用不同的電池,這樣可以實現更靈活高效、更經濟的電池使用模式。
關于健康,很多司機不會在快充過程中坐在車里等候充電,在外面站著等著體驗肯定不好,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換電模式,實現讓用戶坐享極速補能。
這是奧動換電技術迭代路徑,很快我們的5.0換電站就會推出,一定是引領全球換電模式的展現,請各位拭目以待!
這是廣州車展當時做的一些發布。(如圖)
我們的“5年規劃”是這樣的,覆蓋100座城市,藍色是我們已經進入的城市,紅色是即將進入的城市。5000座換電站,剛才跟吉利楊總這邊不謀而合,大家都在預測換電站的服務能力到什么樣的程度,基本上這樣的網絡能夠建立了,英雄所見略同。還有,服務規模達至200萬輛新能源車,這當中估計可能只有1/3是營運車輛,其余2/3是私家車輛。
我們的企業使命是“讓每一輛電動車擺脫充電煩惱”,換電可以解決在當下,用戶選擇充電方式補能而產生等待時間長、電池壽命折損、找場站麻煩等問題;“讓每一塊電池共享出最大價值”,車電不分離,意味著用戶花100%的錢購車與電池,在慢充條件為主的前提下,車輛即使開了兩、三年后,車輛放在二手市場去賣,基本上車架折舊價格很低;而電池狀態卻還保持很好,可能還剩70%、80%的價值,這樣就被報廢了,非常可惜。我們希望通過車電分離、電池共享的方式,讓每一塊電池的價值能夠發揮最大化。
后續如果各位行業伙伴對奧動換電有興趣的話,請大家跟我聯系。奧動希望在發展換電事業之路上,集聚更多合作伙伴,一同把換電模式發展壯大,為新能源汽車普及貢獻更強更好的力量!
今天是平安夜,祝各位朋友平安幸福。謝謝!
(現場演講實錄,未經講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