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2021第七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簡稱金磚充電論壇))在上海汽車會展中
心順利召開。本屆金磚充電會議為期兩天,主題為“聚力高質量 賦能新發展”,采用“會議論壇+展
覽展示+體驗營銷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多項重點活動同期同地舉辦,充分協同聯動,品牌效應和影
響力大幅提升。
思極星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董事會以秘書、副總經理沈磊出席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因能
源而思,以科技致極,為產業賦能》。
源而思,以科技致極,為產業賦能》。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到場專家、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思極星能的沈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題目叫因能源而思,以科技致極,為產業賦能。
為什么取這個題目?這個和思極星能品牌還是相符的,另外做新能源充電站和能源密切相關,和科技密切相關,和場景、用戶密切相關。所以我們這三句話也是思極星能的定位。
先簡單介紹一下,思極星能是一家以能源和科技為核心優勢的企業,所以我們在做新能源充電站的時候,我們是覺得未來的新能源充電站實際本質上是能源補給升級再造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科技會發揮很大作用,所以這里拋出科技,助力能源補給網絡的升級再造。
簡單介紹一下思極星能,思極星能去年成立,但是我們做這個事情,做新能源補給網絡是從2018年開始的,去年的時候,我們從國網下面的全資公司做了混改,引入了三峽資本,深圳惠程、德仕安等,在成都、鄭州、太原、廣州、重慶等地已布局120多個場站。我們希望做全國領先的新能源科技服務專家。
下面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講因能源而思。
其實做新能源這個事情,我們首先要理解能源的變革脈絡,因為思極星能開始是從國家電網下面混改出來的,所以我們對脈絡分享一下。2014年,中央提出來能源四個革命和一個合作。四個革命分別是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以及體制革命,一個合作就是能源合作。從2014年提出來這個觀點,因為我們當時在化學能源存量不足,以及大氣污染背景下提出來的,在2015年的時候,國家又發布了電改9號文,把國家電力交易體制改革提上了日程,隨之而來包括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都做出了很多行動計劃,比如國家電網提出到2050年在能源生產環節,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超過50%;在終端消費環節,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超過50%。這是兩個50%的原由。
到去年的時候,我們總書記提出雙碳目標,從2014年開始我們提出了能源改革命題以來,應該說去年提出的“雙碳”是把目標以及以后怎么做的路徑提出來了,倒逼產業做升級。所以我們認為中國能源發展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們在能源發展方向的脈絡。
新能源充電,實際上我們認為它的作用是連接了能源側和消費側。消費側針對新能源汽車,包括運營的車輛,還有私家車,這是消費側。能源側連接了電網、發電端,所以新能源電動汽車和基礎充電服務是“碳中和”的重要落地措施,也是國家和地方推進運營車輛電動化的抓手。
在具體的應用場景上,上午很多嘉賓已經分享過了,包括比如虛擬電廠,就是需求響應。充電系統可以作為內外兩個系統,參與需求響應。對內可以減少高峰時期的用電電費支出,也可以作為整體,參與所在地區的需求響應的政策。第二個比如光儲充一體化,剛才還有很多專家進行了分享,就不贅述了。
對思極能來說,思極能前身是國家電網里面為他們做信息軟件服務的,在電力交易方面,思極能在國網系統內只有兩家做國網電力交易平臺,其中一個是啟明星,重點講講電力交易,上午很多專家提出來,要用清潔能源做綠色電動車,清潔能源怎么來呢?它未來和電力交易是密切相關的。我們要從采購的電,就知道它是來自于,比如如果是四川,可能是來自于水電,我們是自己清潔能源,通過光儲充一體化,可能就來自電的就地消納。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可以知道電來自于哪里,我們把它消費到了哪里,這個就是我們獨有的在電力交易方面的能力。
第二用電安全保障,現在在做新能源充電設施,安全仍然是大家關注的要素,怎么做好用電安全保障,我們通過對電力安全、信息安全兩個方面的深入融合,也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狀態檢測、正能檢測,監控充電設施的狀態以及新能源車的狀態。
第二部分,分享以科技致極。
思極星能公司有著自研平臺,有專業的團隊,專門為新能源充電服務做科技的賦能。首先,我介紹一下新能源充電站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科技屬性。
第二它是智慧的物聯網絡,為什么這么說呢?1、因為新能源充電站本身是車樁網一體化的網絡。2、它是網絡化的布局,天生構建了物聯的網絡屬性。上午在特來電分享中提出,如果在未來有1億個停車位的情況下,我們的物聯節點將到達30億個,它也有統一的標準數據讀寫,可以串聯新能源的車輛,能源流和數據流,使其發揮最大的價值。3、新能源充電樁是智能的充電設備,本身它就能夠把設備的狀態,包括溫感、濕感、煙感反饋給我們。
第三智能場站系統還可以融合邊緣計算盒子、攝像頭、溫感、水溫監測、道閘控制等智能狀態監測和控制設備,以低成本構建智能化的場站系統。
最后我們還有智能客戶服務,新能源場站在服務客戶過程中,通過后端用戶管理系統和運營系統,可以針對用戶進行分類、畫像,從而提供精細化、個性化的用戶服務,使客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另外我們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運營運維成本偏高,剛才說的科技屬性怎么落地,怎么實現?它的技術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涉及到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很多專業的技術,它需要標準化的監管,在很多廠商,做新能源場站也缺乏規模擴展的資金。這塊兒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創新,系統性的解決存在的問題,所以這是我們為什么叫做以科技致極。
首先我們會通過大數據,收集各類數據信息,通過人工智能的模型,通過建模分析,通過云邊協同的技術,做好本地計算,能夠讓它快速響應,包括物聯網、安全保障以及管理方面財務結算技術,做好新能源場站的技術方面的保障和運營。
我們把現在做的兩個例子,一個是我們的大數據選址,大數據選址可能現在很多新能源服務廠商都在做了,思極能做這個有什么特點呢?第一,我們在2018年做這個事情就有意識的搜集來自數據,包括公網、地圖上的,因為在國網下面的集團有一款產品叫世界地圖,這個地圖是除了地理位置信息還有能源很多信息,從2018年開始就搜集這些信息,到現在有三年的數據儲備,通過這些數據我們現在建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大概分析了300多個因子,現在大數據選址能夠達到什么程度呢?第一它的準確率達到91%,我們在建站之前,通過工具預測建好以后的車流量,大概一天300車次,建完以后,做回溯的時候,準確率達到91%,這對我們做精準投資很有意義。我們用這個系統選了大概20個站,這20個站,我們現在經過幾個月的運營,發現它的當中使用率,平均在12%以上,大概在13%左右。
下面我們還有一個系統是針對新能源場站,我們把它通過數字卵生技術,把線下場站在線上做了建模,目的是通過虛擬化的技術,讓現在線上看到每一個場站里面的,包括充電區,包括機房、相電、設備狀況,比如這個設備現在充電功率是多少,電壓是多少,輸出電流是多少,是否是正常的,設備狀態可以看到。
第二每個充電場站,根據規模大小部署五到十個攝像頭,每個攝像頭有不同的人工智能的計算方法,來判斷比如我們現在這個場站,我們發現出現火星了,我們會第一時間把它的電源切斷來確保第一時間反映的安全保障,我們還可以解決停車站位、場站安全衛生等這些問題,做一體化的解決。這塊兒用在新能源場站的運維,這個工具在現在成都部署幾個站上,實際運營了一年多時間,我們原來的像有一個韻達站,有20個樁,40個槍,建站之初有人值守的,現在已經做到無人值守。通過技術,成本比以前下降了五倍,故障判斷效率提升了三倍。
這是依托數據平臺做的金融服務,我們現在也在和金融機構對接,我們現在用到平臺大數據的能力,可以做到90%以上的準確率,就可以,以平臺做擔保,為相關在本地做投資和運營的廠家做金融服務的能力。
第三部分講講為產業賦能,思極星能做這個事情更多是面向運營側,為我們的用戶、場景來做,所以我們會更多分析面向物流或者是出租車、網約車等場景,為他們進行賦能。
首先我們看一下現在在太原南站做的充電站改造項目,這是當時太原南站大概500個樁的規模,原來的樁是比較老舊了,在2017年建設的,它原來刷卡不能動態調價,我們加裝了動心模塊,可以通過掃碼充電,可以進行定制化的運營策略,在5月份我們改造完成上線以后,充電量每天在以20%的速度遞增。到三個月中旬的時候,日均充電量突破了5萬度,這還只是一期改造效果,接下來還有二期的改造。
這是物流行業,在成都市韻達總艙的充電站,它有40把快充槍,針對物流特色的是對車位的設計、轉彎半徑設計,物流司機很多晚上充電,我們提供泊車服務、叫餐服務、包夜充電,包括補電的時候我們做擦前窗玻璃等增值化服務,讓我們場站真正變成面向行業的物流之家。
這是我們和重慶璧山區政府合作的充電網絡規劃項目。我們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模式,針對整個重慶的停車場資源,包括當地的高鐵、機場的資源,給他們做整個充電網絡的規劃,也是依托我們的平臺,能夠對整個區域,他們在哪里建充電站,怎么布局網絡,提供專業的建議,雙方更多為政府怎么做新能源規劃,做決策依據。
這是我們在礦山做的和新能源結合的案例?,F在礦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耗能量非常大,現在礦用車的成本基本上已經下降到現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了,而且礦用車基本是24小時運營,如果用充電的模式替換它的話,對我們的場景是非常好的,因為它的場景是固定的。第二運營線路也是固定的,經濟效益非常好測算,這塊兒也是我們現在在唐山以及四川北川重點做的項目。
最后講講合作模式。我們現在的戰略合作以及區域整體布局,比如我們在重慶、鄭州和太原,做行業的節能改造,比如我們面向物流、公交、船運、礦山等特定場景。
第二我們可以做場站的聯合運營,以及我們為相關投資方做工具支撐,通過我們的平臺做Saas平臺技術服務。
最后說一下我們公司的使命,我們覺得現在新能源在昨天會上,大家談到新能源現在從起步到普及、到普惠,我們覺得現在作為新能源基礎場站的建設方,我們先要做的就是讓新能源更便捷,解決掉大家對于我們現在補電困難,用電不方便的情況,讓生活更美好。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作為參考資料,請勿轉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