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通過與哪吒汽車合作的方式切入智能電動汽車賽道;美的以零部件制造商的身份高調回歸汽車行業。在“強敵環伺”的新能源汽車戰場,造車新軍如何站穩腳跟?兩者從自身實際出發,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360以網絡安全為切入點
5月11日,360集團(以下簡稱360)正式宣布投資哪吒汽車,領投D輪融資。在完成全部投資后,360將成為哪吒汽車的第二大股東。這也是繼百度、阿里、小米、滴滴、創維等行業巨頭跨界造車之后的又一位新秀。

“360與哪吒汽車是合作關系,360將把哪吒汽車作為樣板,然后把安全技術一視同仁地輸出給其他車企。”360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表示,“此次與哪吒的合作,360并不會占據主導的地位,而是將會以謙虛的態度學習,在一個已經有很好的傳統造車基礎之上,共同探討如何把智能駕駛互聯網安全、智能座艙等互聯網產品做好。”
不得不說,在如今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抱團取暖的確是一個上上策。即便強如華為也是通過與多家車企戰略合作,各取所需。更何況360曾多次嘗試跨界造手機,但都折戟沉沙,即便手機要比汽車簡單得多。
對此,周鴻祎也有深刻的認知:“經過手機的失敗之后,我們更加認識到自己不能造車。”因此,360選擇了更為謹慎、穩妥的造車方式:與車企團隊進行合作,通過雙方的基因重組,進行優勢互補,聯手造車。
之前每談360,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將其與“互聯網安全”結合起來。而解決智能汽車的網絡安全隱患,成為360進軍汽車行業最重要的切入點。周鴻祎認為智能汽車將會成為未來生活中最大的智能終端,而其存在的網絡安全隱患,對于360來說,充滿機會和挑戰。360將通過哪吒汽車來驗證其汽車網絡安全系統,并用此作為樣板打開與更多車企合作的大門。
我們也發現,雖然剛剛宣布進軍汽車行業,但事實證明,360在此方面似乎早有布局。據悉,目前360擁有國內第一支汽車安全研究團隊——360Sky-GoTeam,可提供全球領先的安全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包含奔馳、比亞迪等主流汽車品牌。
360定位“為人民造車”
在產品層面,360提出未來要將“科技平權”的理念具體化成“為人民造車”的實踐,以10萬元左右的智能汽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360將產品如此定位,不僅找準了中低端市場的需求,而且也避開了特斯拉、“蔚小理”等成熟品牌在中高端市場的“絞殺”。
這樣的造車初心與產品定位,很容易讓人將360造車與小米造車聯系起來。只不過相對于小米獨資創業的荊棘旅途,360選擇了與車企合作、優勢互補的捷徑。
“新能源智能汽車是對傳統汽車行業徹底的顛覆和革命,這種革命的‘本質’就是科技平權。”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祎表示,“所謂科技平權,即通過數字化,讓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前沿技術帶來的智能駕駛體驗,主要包括駕駛性能、乘坐空間、人車交互、使用成本、服務品質、智能安全六個方面。”
駕駛性能平權方面,360認為新能源汽車的三電技術將以接近摩爾定律的速率不斷迭代。將來,十萬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車,也能夠擁有曾經百萬元汽車品牌才能實現的加速性能和推背感。乘坐空間平權方面,三電技術的應用打破了燃油車根據軸距劃分車型的模式。同時為了電池散熱等安全考量,新能源汽車也更傾向于承載更寬敞的乘坐空間,這就使得用戶在入門級的車型上即可享受到寬闊的乘坐空間。
人機交互平權方面,最大限度的規模化、批量化裝載,能夠降低軟件開發成本,再加上實時升級的OTA服務。未來,無論是入門級車型用戶還是豪華級車型用戶,都有機會享受到無限接近的智能座艙界面和交互體驗。使用成本平權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單位里程費用已顯著低于傳統燃油車。隨著三電技術的持續進化,里程焦慮最終必將被消除,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彰顯。
服務品質平權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不需要定期保養,用戶將不再依賴傳統燃油車品牌昂貴而等級森嚴的售后服務體系。服務品質的平權,普通用戶更無須仰視傳統燃油車豪華品牌的服務。智能安全平權方面,立足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的系統和行駛安全將通過不斷迭代進化的無人駕駛/輔助駕駛系統、車聯網安全體系得到保障。隨著GPU、無人駕駛專用芯片在性能和價格上的不斷優化,無論是豪華級用戶,還是國民級的用戶,最終都將會享受相似的智能安全保障。
為了實現“科技平權”的目標以及達成哪吒汽車“讓高品質智能電動汽車觸手可及”的美麗愿景,在未來合作中,360將通過理念賦能、體驗賦能、用戶賦能三方面為哪吒汽車提供理念、技術、人才等各方面資源支持。
理念賦能方面,360將把互聯網世界中的用戶至上、極致體驗、快速迭代等信條,在哪吒汽車身上得到延續與踐行。體驗賦能方面,360多年來在互聯網、智能硬件方面的積累和創見,將貫穿到汽車領域;同時360還將與哪吒汽車共同設立產品體驗聯合組織,共同參與到汽車產品的體驗設計、互動和迭代中。用戶賦能方面,360所擁有的廣大互聯網、智能硬件用戶將會導入哪吒汽車;同時360用戶是哪吒汽車產品和體驗設計的參與者與推動者,這也將成為哪吒汽車在未來發展中不錯的競爭利器。
360會不會成“泡沫”?
那么,初出茅廬的360會不會成為這場競賽的“泡沫”呢?總體來看,360涉足汽車行業,有著一定的優勢,這主要體現在網絡安全技術、互聯網營銷經驗、成熟的融資經驗、廣大的粉絲用戶群體四方面。
在360公司之前,還沒有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直接切入汽車市場,而在此領域,360的加入無疑能夠為車企網絡安全提供強有力的背書;在互聯網營銷方面,在互聯網摸爬滾打數十年的周鴻祎就任哪吒汽車產品經理,以期能夠給哪吒汽車帶來營銷新思路;在融資方面,360的入局能夠很大程度上拓寬融資和IPO路徑,填補哪吒汽車在此方面的欠缺;在用戶粉絲群體方面,360多年積累的用戶、粉絲也將會有部分轉化為哪吒汽車用戶。
從以上幾點看,360似乎有一個光明的前景。然而,仔細推敲下來,其未來還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首先,雖然360是首家涉足汽車行業的安全公司,但不代表未來沒有其他網絡安全公司介入,況且已入局的華為、滴滴、小米等科技公司在網絡安全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其次,諸如阿里巴巴、百度、滴滴、華為、小米等新入場的玩家不缺資金和市場號召力,在用戶群體忠誠度上不輸甚至部分企業已遙遙領先360;與此同時,他們在各自領域也總結出一番成功的跨界營銷理論。由此看來,360的優勢并不那么明顯。
而從360提出的“科技平權”來看,我們可以將電動智能汽車歸結為電子產品。借鑒手機、電視、空調等電子產品的發展歷程,以及特斯拉近年來在國內定價方略,我們可以預見,電動智能汽車未來發展拋除品牌賦予的價值外,其價格將呈現逐漸走低的趨勢。所以,為人民造10萬左右的智能汽車這一概念優勢,也會在未來,甚至在3-5年逐漸被抹滅。
當然,360對此也有清晰的認識。將自身定位于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360不僅規避了重資產帶來的壓力,同時也能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到互聯網企業造車賽道中的角逐。至于360會不會成為這場競賽的“泡沫”,周鴻祎如此解釋,“我們應該相信市場的力量,一窩蜂沖進來沒關系,最后會由市場來決定勝出者。喜歡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全是泡沫不行,但沒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喝。”周鴻祎進一步表示,“有了泡沫,才會有市場巨大的需求和沖動,才會有更多的公司、人才和資金涌入進來,這將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即便360造車失敗,也為中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美的只做零部件供應商
在360宣布涉足智能汽車行業一周后,5月18日,美的集團(以下簡稱美的)旗下威靈汽車部件公司發布三大產品線和五款新產品。三大產品線包括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輔助自動駕駛系統;五款新產品包括電動壓縮機、電子水泵、電子油泵、轉向系統的EPS電機和驅動電機。與華為一樣,美的強調“不造車”,專注為車企提供汽車零部件。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及家電產業產品利潤的逐年下滑,家電行業的天花板已經非常明顯。尋找一個新增長點,成為美的的急切訴求。“智能汽車”風口,則為美的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一直以來,大部分消費者認為美的是造車新軍,而事實是,早在1992年美的就進入了汽車領域,當時是生產汽車壓縮機,后來隨著產能增加,成立了機電事業群。美的旗下的“威靈電機”于2008年3月31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并在2018年10月成立廣東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其產品早已實現量產,并與東風、高合汽車、威馬等車企展開了合作。
美的造車的經驗不止于此。此次站在“智能汽車”的風口,美的沒有被造車大潮裹挾,堅持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或許與其曾經“不愉快”的造車經歷有關。早在2003年,美的集團通過企業收購正式進入汽車產業,在2004年至2006年初收購了云南客車廠、云南航天神州汽車有限公司和湖南三湘客車。隨后美的又在昆明和長沙新建了兩大客車生產基地,并成立“美的客車公司”,其最高光時一度具備萬輛客車整車和專用底盤制造能力。彼時的美的計劃要在“3至5年內成為國內領先的客車生產企業”。然而,由于經營不善,在堅持幾年后,美的不得不暫停造車項目,并將旗下美的三湘客車廠折價轉手比亞迪,但仍然保留汽車幾大零部件業務,并一直發展至今。
在汽車整車產業鎩羽而歸,并沒能讓美的停止在汽車產業的探索。2020年,美的集團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美的集團間接成為控股股東。資料顯示,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和新能源裝備的高新技術開發,業務領域涵蓋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同年,美的集團又和寶能汽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高端“智”造、大數據、物流和新零售模式等方面展開合作,資源共享。在高端“智”造方面,寶能汽車將引進美的庫卡焊裝機器人、焊裝線以及汽車零部件業務,開啟智能整車制造。如此看來,美的集團多年前已在為未來尋找出路。
美的有技術也有實力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美的集團機電事業群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的汽車行業發生了很大變化,產品創新速度越來越快。汽車行業供應鏈成為汽車主機廠的一個痛點,如何快速協助主機廠,開發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是美的研究的主要方向。
5月18日美的發布的幾款產品也進一步展現了美的的技術實力。資料顯示,美的二氧化碳轉子式電動壓縮機采用自然冷媒二氧化碳,具有高效率、低噪音、輕量化等技術特點,同時能滿足高效制冷和低溫制熱兩種需求,相比傳統熱泵續航里程提升20%;作為新能源車的“發動機”,美的主驅電機技術采用無損繞線和嵌線技術,轉矩密度相較行業高端車提高4%;高效區間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影響電機噪音的關鍵技術指標全轉速段轉矩脈動低于行業平均水平3%。作為智能/輔助駕駛的關鍵部件,威靈汽車的EPS電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克服了頓挫、噪音振動以及中高速欠壓轉矩輸出等問題,實現了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
另外,從產品同質來看,家電和新能源汽車的某些零部件也有部分相同的運作原理:利用高精尖設備加上電力驅動,讓產品實現運轉。如車用空調、音響、空氣凈化設備等零部件跟家用設備運營原理及基礎構造別無二致。美的在此方面的研發及經驗積累,對比其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資金方面,資料顯示,截止到2020年底,美的市值3603.83億元,負債率65.53%。從2016年到2020年,美的集團應付預收與應收預付的差額均為正數,行業競爭優勢明顯。龐大的資金基礎以及持續的現金流,保證了美的在汽車零部件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況且,相對于整車研發、制造,零部件研發投入并不“燒錢”。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布會上,華為、華人運通、理想汽車、江淮商用車、奇瑞商用車等車企高管也出現在發布會上,這為美的未來的合作發展注入了無限可能。
360和美的以核心技術站穩腳跟
隨著更多新勢力擠入智能汽車賽道,整車制造領域已經成為一片紅海,競爭將更加激烈,勝出并不容易。也正因此,360通過與哪吒汽車合作的方式切入智能電動汽車賽道,深耕智能駕駛互聯網安全、智能座艙等互聯網產品領域;美的從三大產品線入手,堅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定位,或許更契合企業實際,比成為汽車制造商更靠譜。

與此同時,國內汽車行業也迫切需求有像360、美的這樣的專業公司作為汽車供應商企業站出來。雖然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市場內卻缺乏與之相匹配的大型國產汽車零部件企業。目前國內市面上熱捧的部分國產新能源車型,其三電系統中的部分零部件也來源于國際巨頭,如比亞迪漢的帶傳動式電動助力轉向BD-EPS來自德國的采埃孚;蔚來ES6的電動轉向則來自德國的蒂森克虜伯;小鵬P7的電動助力轉向來自博世,壓縮機來自韓國的翰昂。
我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離不開車企的努力,更離不開零部件企業的支持。建立完善的、高品質的汽車供應鏈不僅有利于國內供應鏈安全和穩定,還能提高我國汽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放眼世界,每個汽車強國都有一批汽車零部件巨頭在背后作為支撐:德國有博世、采埃孚、大陸,日本有愛信精機、電裝,韓國有現代摩比斯,法國有佛吉亞、法雷奧,美國有李爾。即便只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國際零部件巨頭的銷售額與利潤去不容小覷。以博世為例,其2020財報顯示,2020年博世全球實現銷售收入約5574億元人民幣。其中,在華銷售額達到1173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國內多數汽車主機廠的銷售額。
博世的業績羨煞旁人,諸多企業想要追趕卻有心無力。這主要是因為國內汽車產業發展前期主要以引進技術為主,自主研發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受此掣肘,燃油汽車時代核心專利大都掌握在國外少數零部件巨頭手中。即便近年來我國汽車技術發展迅速,但在燃油汽車領域很難再有大的超越。然而,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的變革浪潮,無疑為國內汽車整車企業及零部件企業提供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我們相信360、美的同樣擁有一顆成長為“中國的博世”的心。初出茅廬的360在軟件安全方面的技術毋庸置疑;美的在汽車電動化零部件上也展現出相當的實力,它們要做的是在核心技術上做精、做尖,切勿“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許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并成長為行業“大拿”,比如世界第一的福耀玻璃,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
我們也樂見有朝一日他們會成長為“中國的博世”,但零部件進入車企整車配套體系需要長時間的投入、研發與驗證。以核心技術站穩腳跟,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產品線,將產品觸角全面延伸,并成長為“中國的博世”,360、美的需要走的路仍然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