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半導體短缺阻礙了汽車行業的發展,但特斯拉在第二季度仍然交付了創紀錄的汽車數量,也因此,該公司第二季度凈利達到了史上最高,且是首次超過10億美元。

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數據(圖片來源:特斯拉)
具體來看,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生產和交付量均超20萬輛,打破此前第一季度創下的產銷量記錄。得益于強勁的汽車銷量,特斯拉二季度總營收同比大漲98%至119.58億美元;毛利潤為28.84億美元,同比漲幅高達128%,毛利率為24.1%;調整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24.87億美元,同比大漲106%;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為13.12億美元,同比暴漲301%,營業利潤率為11%;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1.42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998%;歸屬于普通股東的每股收益為1.02美元,同比漲幅高達920%;自由現金流為6.19億美元,季度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計為162億美元,減少9.12億美元 。
其中,特斯拉汽車業務的二季度營收為102億美元,同比上漲97%;汽車業務的毛利潤為28.99億美元,同比漲幅為120%,毛利率為28.4%。其中,出售監管積分(regulatory credits)為特斯拉貢獻了3.54億美元的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17%。
此外,特斯拉還公布其能源業務(包括太陽能光伏和家庭、企業和公用事業的能源存儲系統)營收為8.01億美元,較上季度增長超過60%。雖然特斯拉沒有透露每個季度具體銷售多少儲能設備,但最近幾周,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法庭上表示,該公司本季度最多只能生產3萬至3.5萬臺儲能設備,并將此歸咎于芯片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出售比特幣為特斯拉貢獻了1.01億美元的利潤,但第二季度一項與比特幣持有價值相關的2,300萬美元減值被列為重組和其他項下的運營費用。總的來看,第二季度,特斯拉產量的增長和成本的降低成功抵消了運營費用的增長、Model S/X產能爬坡(Q2這兩款車利潤率為負)、額外的供應鏈成本、較低的監管積分收入以及比特幣等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