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件事情干久了,都會形成影響力。目前由ITP Renewables對儲能電池做的測試報告,已經成為很權威的報告。2021年3月份他們更新了《Public Report 10 Lithium-ion Battery Testing》。
圖1 ITP Renewables測試的三個階段
在這份報告中,第一階段特斯拉Power wall的實際表現并不完整,比較有效的數據如下圖所示,這個曲線之前在我們看到的報告里面本來就有了。根據實際的測試數據特斯拉
我自己是很久沒有關注過這方面,可能過一段時間Report 11也要出來了,但這次還是根據這一份材料重點看一下,特別是特斯拉Power Wall在這系列測試中的表現。
第一階段測試 8個不同儲能電池測試
第二階段增加的10個電池測試
第三階段的電池
這些公開數據相對公正地表現了目前使用的電池性能、容量保持率、充放電效率,既有直觀的認識,也能客觀反應在未來使用中,哪些電池更適合儲能的應用。

圖1 ITP Renewables測試的三個階段
我想第一部分把昨天寫的特斯拉Powerwall 1和Power wall2的表現梳理下,第二部分是看一下國內幾家儲能企業的表現。
一、特斯拉Power Wall的測試表現

在這份報告中,第一階段特斯拉Power wall的實際表現并不完整,比較有效的數據如下圖所示,這個曲線之前在我們看到的報告里面本來就有了。根據實際的測試數據特斯拉
Tesla Powerwall 2 測試大概在1700個循環,容量衰減在83%左右,根據估算SOH和循環之間的線性回歸,Tesla Powerwall 2大概在3,680 次循環以后容量變為60%(當然后期的衰減速度可能會加速,不能這么外推)。
備注:The Tesla Powerwall 2 is experiencing small jumps in SOC at the end of the discharge cycle (7% to 0%) and the start of the charge cycle (0% to 9%) but this does not impact cycling

圖2 特斯拉Power wall2 的實際測試數據概覽
特斯拉的Power Wall2產品要比LG的軟包儲能電池好一些,在1500個循環以后,LG的三元軟包電芯基本已經往82%左右靠近了。如果按照這個線性外推的,大概在3330個循環以后達到60%的容量。

圖3 LG 的儲能電池的測試狀態
在第二階段測試中,上海派能能源科技(PYLONTECH)的US2000B 是表現最好的,大概在2300個循環到80%,按照估算在4,470次循環中到60% 的容量。

圖4 派能的測試結果
這是第二階段主要的三個產品的擬合情況概覽,整體的衰減速度有一個明確的曲線。

圖5 第二階段測試的擬合情況概覽
二、第三階段的測試結果
在第三階段測試結果中,出現了非常神奇的數據,說明有些產品可能藏電了。
在100-500個循環中,包括DCS、Zenaji、FIAMM都跑上100%的容量,往上走了。在所有的產品里面,sonnenBatterie這家用的也是鐵鋰的產品(供應商是索尼?),曲線擬合下到60%可以有14370個循環。

圖6 第三階段測試結果
sonnenBatterie的測試情況是800次循環基本看不出來明顯的衰減。很有趣的是,比亞迪的儲能電池400次循環下也沒有明顯的衰減。

圖7 sonnenBatterie的循環效果

圖8 比亞迪的循環效果
這些產品的效率特性如下,基本沒有特別大的差異特性。

圖9 儲能產品的吞吐效率
從目前的循環特性來看,鐵鋰做儲能應該比三元效果更好,這也是特斯拉開始從三元儲能切換到鐵鋰做儲能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