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央再度下發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直指碳達峰、碳中和。
《意見》指出,到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80%以上。
高度重視!帶動萬億市場投資
業內人士指出,在此次印發的文件中,風能和光伏被多次提及,且排序都在第一和第二位,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此外,在"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部分,用了"優先"字樣。這一表述此前并不常見。
儲能是新能源的關鍵一環,只有做好儲能,新能源帶來的電力供應才會趨于穩定。在此次文件中,四次提及儲能,表明決策層面對于這一問題亦是非常重視。
10月23日,在第三屆外灘金融峰會上,渣打集團首席執行官溫拓思表示,中國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需要投資127萬億至192萬億元,相當于每年需要3.2萬億至4.8萬億元的相關投資。
龍頭出手!寧德時代、華為積極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兩大龍頭公司在儲能方面也是動作頻頻。
近日,寧德時代與國家能源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智慧能源建設、儲能技術與標準體系建設、國際業務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此外,寧德時代與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也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儲能、新能源、綜合智慧能源等領域,加強品牌、市場、技術與產品合作,堅持協同發展,積極為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做出貢獻。
此前,華為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沙特紅海新城項目,該項目儲能規模達1300MWh,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儲能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離網儲能項目。未來整座城市的電力將完全來自新能源,對全球儲能產業的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和標桿示范效應。
空間大、增速高、政策支持,無論是電價改革,還是發展風光等綠色能源,儲能都將從中受益。長江證券預計國內儲能裝機將在2025年達到50-55GWh,實現70%-80%的復合增速。
相關投資機會方面,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儲能行業景氣度上行,三類儲能企業有望享受紅利:
1、電池端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鵬輝能源、派能科技(海外戶用儲能深度受益);
2、儲能項目開發商、集成商:永福股份、中國電建;
3、儲能配套設備企業(核心設備以逆變器為例):陽光電源、科陸電子、盛弘股份、錦浪科技、固德威、德業股份、星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