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儲能行業專題報告:再論儲能與能源革命的未來

發布日期:2021-10-26  來源:未來智庫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01 儲能解決的是什么問題,空間有多大?定義儲能:靈活性電源,應作為發電廠看待按裝機的場景劃分,儲能可以分為電源側、電網側
01 儲能解決的是什么問題,空間有多大?
定義儲能:靈活性電源,應作為“發電廠”看待
 
按裝機的場景劃分,儲能可以分為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工商業和戶用); 按照儲能解決的問題劃分,包括,1)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波動:光伏發電曲線與需求不匹配,午間發電功率極大但夜間陡然下降;同時難 以預測,實際出力與預測曲線存在偏差;2)電力供需不匹配帶來的電價差套利:夜間電力需求可能小于最低電力產能,電價較低;日間 峰值需求可能大于電力產能,電價較高;3)輔助服務市場:包括調頻、備電、黑啟動等。
 
市場空間-中:新能源轉型驅動儲能指數級增長,2025年全球儲能沖擊300GWh
 
解決可再生能源波動,需要依賴儲能裝置,值得一提的是,可再生能源 發電占比越高,儲能的配置比例也越高(還需要結合地方電力條件); 目前國內多按15-20%的功率比×2h進行配置,美國儲能配比則達到30- 40%*4h,部分項目甚至達到60-70%的功率配比。
 
全球光伏、風電裝機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分別達到450、140GW,復合增速分別達到30%、18%;目前新增新能源項目的儲能滲透率 在10%左右,在假設2025年達到45%的背景下,測算得儲能在2025年的裝機功率、容量有望分別達到70GW、210GWh; 2020年全球儲能裝機、出貨分別為11、20GWh,則未來五年行業有望實現70%以上的復合增長,2025年儲能出貨量沖擊300GWh。
 
市場空間-長期:100%可再生,需要多少儲能
 
由于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電源結構不盡相同,要準確計算儲能的需求空間難度較大,我們選擇以加州當前是實際數據為例,來進行大致 的估算:1)加州目前日內需求峰值功率為43GW,低谷為26GW,全天電力需求合計810GWh;2)當前加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約 20%,假設未來達到100%;3)可再生能源午間發電功率高于需求功率,其余低于需求,對于儲能即A1=A2+A3,同時滿足功率=max (B1,B2),由此計算需配套26GW,183GWh的儲能,即儲能需求=可再生能源功率40%*7h=總用電量*23%。(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以加州的數據為例可知,當所有電力都由新能源提供的條件下,大約需要配置一天25%左右的儲能裝置,考慮到季節性波動,可能更大。 預計2050年全球一天的電力需求在166TWh,假設其中70%由光伏、風電提供,其中儲能的配置比例為30%,則累計需要3.5萬GWh儲能, 按20年的更換周期計算,對應穩態需求1800GWh(增量階段有望超過2000GWh),對應2萬億的市場空間,相當于新能源車的30-40%。
 
技術路線
 
鋰電主流方案,儲氫未來可期。對比不同技術路線的儲能,抽水蓄能、壓縮空氣、飛輪儲能、液流電池、鉛炭電池均存在明顯且難以解決的短板; 鋰電/鈉電儲能有望成為主流方案,因協同新能源車發展;儲氫未來可期;鋰電適用于高頻調節、儲能適用于跨時段調節,有所互補。
 
鋰電快速降本,逐步成主流增量方案。從儲能裝機的存量上看,抽水蓄能占據主流,存量達到170GW左右,電化學儲能存量8.2GW,為第二大體量的技術路線; 不過從增量上看,2019年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占比達到接近80%,發展趨勢向好; 在電化學儲能中,鋰電池占據優勢,一方面是鋰電池性能最好(倍率變化時容量穩定,鉛酸不穩定);另一方面是在動力電池快速產業化 的背景下,鋰電池成本快速下降、循環壽命提升,進而在經濟性上也逐步具備優勢。
 
02 儲能發展處于什么階段,何時爆發?
儲能爆發驅動力:IRR “可預見性”+“高收益”
 
儲能商業模式眾多,對于驅動儲能行業增長的核心要素排序,我們認為,好的商業模式比系統價格下降更為重要。 從儲能項目的現金流模型出發,會發現其與光伏、風電項目的高度相似性,一是初始投資大、運維成本低,二是回報周期長,且投資屬性 下對IRR的敏感度高。對于此類投資,最為重要的是在相對清晰的現金流預期下,具備投資的經濟性。儲能的成本,是充放電一次的成本;儲能的收益,取決于商業模式。
 
美國
 
2020H2邁入爆發期,2021年延續高增。美國市場在2020H1前比較平淡,住宅需求占比較高,2020H2以來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拉動2020年增速超過200%,2021年增速有望 保持在200%左右,裝機容量從2020年的3.5GWh,增長至2021年的10GWh以上,且將呈現電源側、住宅需求共振的狀態。
 
 
電源側PPA模式,實現“可預見+高收益”。PPA模式是指電力用戶(通常是企業)與發電廠直接簽署電力采購合同,通常會約定期限、電量、電價(含綠證價格)等細則,成為電力 買賣與銀行融資的基礎,PPA模式的核心特征,一是電價確定(固定/跟隨通脹/上下限),二是有電力消納的保障機制。 以前期招標的加州Eland項目為例,該項目光伏裝機400MW,配套300MW*4h的儲能,簽訂PPA為40美元/MWh,其中光伏PPA為20美 元/kwh,該項目計劃在2023年并網,目前美國儲能項目投資額為310美元/kwh,考慮近些年的價格下降,預計該項目IRR比較可觀。
 
歐洲
 
住宅儲能需求占據主導,電源側有望發力。歐洲儲能市場近兩年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增速較低與英國市場2018年的搶裝有關,核心驅動歐洲儲能放量的戶用市場增長持續性較強, 德國是歐洲戶用儲能市場的領導者,近些年保持50%以上的復合增長;此外意大利、英國、奧地利、瑞士等國家的增速也較快。 過去幾年歐洲電源側市場的占比較低,未來有望成為重要的增量貢獻。
 
高居民電價與FIT退坡,驅動儲能需求。儲能市場增長的核心驅動邏輯在于“可行的商業模式+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對于戶用儲能而言,多數情況下所賺取的是“自用電價”與 “補貼電價”的價差;因而從全球來看,1)戶用儲能發展較好的地區往往是家庭電價較高的地區,例如德國、日本、意大利、英國等;2) 伴隨光伏補貼政策的退出,“自用電價”與“補貼電價”價差拉大,進而會催生戶用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
 
中國
 
用戶側先行,向電網、電源側過渡。國內儲能市場在2017年以前較為平淡,2018年在電網側大規模投資帶動下,呈現爆發式增長,裝機功率突破600MW,對應容量接近 900MWh;2019年5月,《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出臺,不允許儲能設施成本納入輸配電價,進而導致電網側投資熱情下降,2019 年國內亦出現下滑。2020年,多地出臺可再生能源項目在電源側配套儲能的政策文件,推動國內儲能市場二度向上。(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拐點是商業模式,首要依賴于電力改革。發改委發布《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1)允許儲能同時參與各類電力市場,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 服務補償機制;2)包括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完善峰谷電價政策; 3)在競爭性配置、項目核準(備案)、并網時序、系統調度運行安排、保障利用小時數、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考核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分時電價改革,用戶側發力,象征意義更強。電源側也是儲能應用的重要場景,且具備內生的偏消費屬性,用戶側峰谷價差需求空間,本質上取決于各地峰谷負荷錯峰幅度,錯峰幅度 越大,削峰填谷的空間也越大;根據國家電網的數據,2019年日間功率波動超過10GW的地區包括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四川等地, 全國33個省市合計接近200GW。由此估算錯峰需求所對應的儲能潛在裝機容量在240-480GWh。
 
03 儲能產業鏈有哪些標的,彈性幾何?
產業鏈:聚焦能源革命,看好儲能產業鏈
 
儲能系統包括容量器件(電芯、PACK、BMS)、功率器件(PCS)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電纜、消防、空調、升壓變)等; 以目前常規儲能系統1.7-1.8元/Wh的價格組成來看,電芯成本在0.9-1.0元/Wh,占比近6成,PACK、BMS、PCS價值量占比在10%左右, 此外為其他配套設施及場地設計費用等。 看好包括設備供應、工程項目、運營維護為代表的儲能產業鏈。
 
儲能變流器:格局與光伏接近,具備全球競爭力
 
儲能變流器主要有兩類參與主體:1)光伏逆 變器企業,例如陽光電源,具備渠道和客戶優 勢;2)光伏涉及較少,主要發力儲能的企業, 例如科華恒盛、索英電氣、盛弘股份等。 從競爭格局來看,儲能逆變器的集中度接近光 伏逆變器,陽光電源、科華恒盛占比分別為 23%、18%,行業CR5為72%,比較集中;國內逆變器企業在海外仍保持競爭力,例如陽 光電源在美國工商業、澳洲戶用;固德威在歐 洲戶用;德業股份在美國戶用都占據較高份額
 
儲能電池:依然是寡頭壟斷格局,亦有新興企業
 
儲能電池依舊是動力電池巨頭統治,海外市場在2020年前基 本采用三星、LG化學的電池方案,2021年起加速寧德時代等 國內方案的導入。國內的競爭格局代表意義不強,因電源側 商業模式較差,寧德時代主要做電網側示范項目。
 
報告節選:
 
 

 
關鍵詞: 儲能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