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塔筒作為風電機組和基礎環間的連接構件,傳遞上部數百噸重的風電機組重量,是實現風電機組維護、輸變電等功能所需重要部件。#風電#
風電塔筒產業鏈
風電塔筒競爭格局
風電塔筒生產工藝在產業鏈中相對簡單,進入門檻低。
風電塔筒發展趨勢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2015年至2020年美國陸上風機的平均功率由2.01MW提升至2.75MW,與此同時塔筒的平均高度亦由82.4米提升至90.1米。風機大型化導致單瓦裝機對應塔筒根數減少,但單根重量將明顯提升。
受海上風電并網電價政策影響,沿海地區四季度海上風電并網規模將會增長。
風電產業鏈中運營端和關鍵零部件:

資料來源:中泰證券
從風電塔筒結構來看,除塔體外,其內部通常有爬梯、電纜梯、平臺等內部結構,以供風電機組的運營及維護使用。
塔筒結構示意圖:

風電塔筒一般企業通過采購板材、法蘭的主要原材料進行分段生產、分段組對,分段運輸。
塔筒法蘭主要用于將分段制造的塔體連接起來。
一般塔筒樁體用鋼板卷制焊接而成,而法蘭的制作安裝難度更大,其制作精度、裝配誤差、焊接質量和表面平整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預計2021-2025年中國、全球風電塔筒法蘭市場規模CAGR分別為11%、9%。
風電塔筒分段式運輸:

資料來源:天順風能官網
風電塔筒產業鏈
上游原材料是塔筒成本的主要構成因素,占比一般超過80%(具體比例隨鋼價上下浮動),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統計,2020年中國在全球粗鋼產量中的占比高達57%。
國內塔筒行業在原材料供應及成本上占據明顯優勢,具備較強的全球競爭力。

龍頭企業一方面利用規模優勢與鋼企達成合作減少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有足夠的話語權對下游提價,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預計市場集中度將逐步上升。
主要塔筒上市公司市場地位和技術實力對比(2020年):

資料來源:海力風電招股書,華創證券
塔筒的下游客戶主要為投資業主或EPC承包商,風機價格的下行在某種程度上為塔筒廠商讓出了一部分盈利空間,原材料價格的傳導較為順暢,塔筒環節的利潤空間有望保持相對穩定。

風電塔筒競爭格局
風電塔筒生產工藝在產業鏈中相對簡單,進入門檻低。
當前塔筒行業競爭格局向好的趨勢已經確立。龍頭企業優勢明顯,將持續搶占小規模、區域性塔筒企業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
目前塔筒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專業風電塔筒廠商、大型央企下屬子公司以及區域性廠商三大類。
大型央國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與盈利水平普遍不及專業塔筒廠商,以中國船舶和粵水電為例,2020年其塔筒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9.7%與5.3%,明顯低于四家專業塔筒廠商20%左右的水平。
大型央國企在塔筒市場的后續擴張力度較為有限,整體的市場份額很難大幅提升。
塔筒市場主要參與者:

資料來源:東北證券
目前國內專業風電塔筒生產商包括天順風能、泰勝風電、天能重工、大金重工等,塔筒法蘭主要生產商包括恒潤股份、伊萊特等。
其中,天順風能穩踞龍頭,營收久居行業第一,2020年營收達50.53億元,市占率達10%;2020年產量達62萬噸,目前產能70萬噸,海上風電項目仍在建設中。
四家已上市塔筒企業的出貨量與收入規模均實現大幅增長,在風電裝機快速增長與塔筒市場集中度提升的雙重趨勢下,未來的成長空間已充分打開。
“十四五”期間陸上風電開發重點預計將回歸三北地區頭部企業在周邊產能布局成熟,有望率先受益于需求回暖。
主要企業產能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東北證券
風電塔筒發展趨勢
高塔架
塔筒發展趨勢之一是高塔架。高切變下,高度增加風速顯著提升。
高塔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柔性鋼塔(柔塔)、混凝土塔筒(混塔)、桁架結構塔架、斜拉索結構塔架等。相比混塔施工質量的不確定性,柔塔因其經濟性優勢突出、制造周期短、退役拆解方便等優勢受到國內風電廠商的青睞。
未來在大功率、高塔筒趨勢下,對塔筒性能要求更高,大規模制造企業工藝控制能力強、生產工藝較為先進、產品質量較高,預計未來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海上風電
海上風電的單機功率、葉輪直徑與塔筒高度明顯高于陸上風電。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海上風電新增并網167萬千瓦,同比增長227%。截至9月底,全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達到1319萬千瓦,同比增長75.7%。
目前,多個海上風電項目陸續傳來并網消息。根據主要海上風電開發省市已公布的海上風電建設規劃,“十四五”期間預計新增海上風電超過40GW,系累計裝機容量的3-4倍,風電塔筒、樁基的市場需求超過1,000 億。
海上風電設備投資中風電機組和塔筒占比高達96%:

資料來源:《海上風能利用及期成本分析》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2015年至2020年美國陸上風機的平均功率由2.01MW提升至2.75MW,與此同時塔筒的平均高度亦由82.4米提升至90.1米。風機大型化導致單瓦裝機對應塔筒根數減少,但單根重量將明顯提升。
塔筒尺寸的增長能夠部分抵消塔筒根數減少的影響,雖然風機大型化趨勢下單瓦裝機對應的塔筒重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隨著裝機規模的大幅提升,未來風電塔筒的整體用量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部
受海上風電并網電價政策影響,沿海地區四季度海上風電并網規模將會增長。
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2021年內,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很可能將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隨著“雙碳”目標確立,國內風電裝機空間打開,終端裝機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長。長期來看,國內塔筒企業將充分受益于海內外風電市場的增長,全球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