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氫儲能,可以利用可再生資源特別是“棄風棄光”進行電解水制氫,再用氫氣發電,包括燃料電池發電上網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在交通領域的應用。
相比電化學儲能,氫儲能更加高效。氫儲能適用于長時間、跨區域、靈活應對可再生能源季節性波動的儲能場景,是少有的能夠儲存上百千瓦時以上的儲能形式。
氫儲能技術可以在多個儲能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使得它具有更豐富的商業化路徑和應用場景。這也讓氫儲能產業更具想象空間。
01
氫儲能技術路線圖
氫儲能的發展,需要從制氫、儲氫、運氫、發電等方面整體規劃, 在關鍵技術上進一步突破。
電解水制氫是一種清潔的制氫方式。目前主要是堿性水電解(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PEM)、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AEM)以及固體氧化物水電解(SOE)四種技術路線。堿性水電解與PEM的產業化程度相對較高,前者技術成熟、成本低,但快速啟動與變載能力相對較差;后者效率高,運行靈活,與風電、光伏的適配性更佳,但當前成本仍較高。
△水電解制氫儲能原理
圖源:葉明哲工作室
電解水制氫系統由電解槽、輔助系統組成。電解槽是電解反應發生的主要場所,輔助系統則包括電力轉換、水循環、氣體分離、氣體提純等模塊。從成本構成來看,電解槽在制氫系統總成本中的占比約為40%-50%,此外電力轉換系統、水循環系統以及氫氣收集系統也在總成本中占據較高的比例。
圖源:IRENNA、東北證券
氫儲能技術路線圖如下:
02
氫儲能產業圖譜
氫儲能技術可以在多個儲能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使得它具有更豐富的商業化路徑和應用場景。
氫儲能產業鏈,可大致分為制氫、儲運以及應用三個環節。氫能產業的發展,制氫、儲運以及下游應用環節均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因此,氫儲能產業鏈的啟動將為大量設備、零部件、運營企業帶來新的潛力空間。
這也讓氫儲能產業比電儲能產業更具有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