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正式合并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陜西地電)。
8月6日,人民網陜西頻道刊載的國網陜西電力公司供稿顯示,當日,國家電網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和西安召開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揭牌視頻會議,標志著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的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陜西地電為省屬大型國有企業。陜西省的全社會用電需求,主要由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和陜西地電兩家企業供應。
由于歷史原因,陜西形成了國網陜西電力和地方電力“一省兩公司”的特殊經營格局,兩套管理機構、兩個管理體系并存,衍生出電網規劃不統一、重復投資建設、交叉供電、電力直接交易受限等問題。
7月13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電網簽署了《關于理順管理體制實現融合發展的框架協議》,決定共同出資組建“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下稱新陜西電力),負責陜西省行政區域內電網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負責電網系統安全,保障電網公平無歧視開放,按國家規定履行普遍服務義務。
上述報道稱,此次掛牌標志著陜西電網融合發展邁出關鍵一步。新陜西電力將逐步整合國網陜西電力和陜西地電公司機構、人員、業務和資產,實現全省電網“四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調度、統一管理。
融合發展后,新陜西電力將加大電網投資力度,加快實現全省“一張網”,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依托特高壓輸電通道擴大陜西清潔電力外送規模,拓展新能源消納空間。
陜西“十四五”規劃發展綱要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規劃總裝機規模達6500萬千瓦,是2020年的2.7倍。
上述報道還表示,兩者的合并將利于推進電力改革和國企改革落地,以及整合優質資源,消減兩家電網重復建設、機構及人員重疊等成本,有效釋放電力改革紅利。
此外,輸配電網都屬于電力改革“管住中間”的范疇,統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透明度,進一步理順輸配電價監管機制,更好服務政府監管等。
但據界面新聞了解,行業內也有聲音認為,此合并不符合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精神。
據天眼查APP,7月20日,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新陜西電力)正式成立,注冊資本353億元,企業類型為國有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為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柿園路218號。
新陜西電力的股東為國家電網和陜西地電,董事長為胡衛東。天眼查尚未披露雙方具體持股比例。
胡衛東此前為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該公司是國家電網的全資子公司,是陜西省電力建設、輸送、銷售的獨立法人,承擔著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廣大電力客戶提供安全可靠電力供應的職責。
陜西地電注冊資本100億元,承擔省內九市70個縣(區)的供電任務,供電面積14.2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供電營業區面積的76%,供電人口2000萬、占全省人口的51%,用電客戶725萬戶。
官網信息顯示,陜西地電主營供電、電力建設、發電、綜合能源、電力輔業、股權投資等業務板塊。
其中,供電板塊是陜西地電最大、最核心的業務板塊,主要從事電力供應、銷售、調度、服務以及電網規劃、投資、運行管理等業務,負責全省9市70個縣(區)的生產生活供電任務。
2019年,陜西地電完成投資24.86億元,完成售電量463億千瓦時,實現營業收入238億元,資產規模達到309億元。
國家電網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經營區域覆蓋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范圍占國土面積的88%,供電人口超過1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