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道,美國第三季度太陽能電池板進口量大幅下滑高達27%,這跟今年以來美國光伏新增裝機大幅增長的情況截然相反。
眾所周知,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臺后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不僅重返《巴黎協定》,且多次表示要斥巨資支持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疊加今年以來美國部分地區遭遇的用電問題,光伏在美國迅速“走紅”,成為了很多企業和居民的清潔能源首選。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大幅增長,美國市場也功不可沒,據彭博新能源財經與可持續能源商業委員會的年度聯合報告《美國可持續能源實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太陽能發電量新增16.5GW,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美國市場對光伏“熱情不減”。一季度新增裝機5GW,同比增長46%,如此強勁表現,也讓美國光伏總裝機量超過了100GW。二季度,美國新增裝機為5.7GW,同比增長45%。
但如此喜人成績,主要是依賴中國光伏企業生產的光伏產品,這讓很多美國本土光伏企業感到不滿,并通過各種手段阻止中國光伏組件進入美國市場。今年美國海關扣留我國多個企業的光伏產品,就是這種情緒的直接表現。
但是,此舉也觸動了美國本土光伏安裝商的利益,因美國本土光伏企業根本無法提供同等高效且實惠的光伏組件,產能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也在通過自身的影響力讓美國商務部放開對進口太陽能組件的限制。
只是從三季度的組件進口來看,現在是想阻止中國光伏組件進入美國市場的一方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