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伴隨著現場工作人員“合閘送電”的指令,臨邑縣張家廟村光伏項目正式接入電網,這也標志著我省首個屋頂光伏規?;?ldquo;集中匯流”項目并網成功。
“張家廟村共有村民177戶,并網發電后,年發電量300余萬千瓦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00余噸。”國網德州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葛楊介紹說。
“集中匯流”是一種專業光伏開發新模式,指的是全村光伏以工商業模式并網發電,不再以自然人單戶安裝光伏上網,不需要國家提供補貼和扶持政策,不需要政府、村民出資,與電網建設進度匹配程度高。集中匯流式整村光伏項目以低壓集中匯流形式經升壓變壓器后接入電網,通過10千伏線路將光伏電力有效分配到負荷端,避免了配變重過載和電壓質量不合格的問題,實現電力系統整體效益效率最優。
今年以來,國網德州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山東省“百鄉千村”綠色能源發展行動,探索實施“集中匯流”開發新模式,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他們結合電網規劃,有針對性地對配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增容擴建110千伏雙豐變電站,同步改造張家廟村10千伏“卡脖子”線路,為示范項目并網創造了條件。
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地方政府、供電公司、開發企業通力合作,整合屋頂資源,村民還可以領取25年的屋頂租賃費。 “屋頂閑著也是閑著,安裝了光伏板后,每年能增收近兩千元。”臨邑縣張家廟村村民張洪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