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儲能依舊叫好不叫座

發布日期:2021-11-16  來源:中國能源報 企鵝號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日前,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工信部等近20個部門聯合發布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下稱《
 
日前,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工信部等近20個部門聯合發布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下稱《方案》)指出,大力支持新型儲能、儲熱、熱泵、綜合智慧能源系統等技術應用。
 
多位受訪者提出,當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十四五”規劃均提出大力發展儲能,但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受到儲能產業技術以及市場環境的制約,相關管理部門和能源系統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協同發展機制,具體的規劃發展細則尚未推出;同時,不論是電源側、電網側還是用戶側,也都還沒有形成實現儲能價值的市場機制。
 
(文丨本報記者 韓逸飛)
 
規劃都說大力發展,保障性政策卻一直未推出
 
“政策已經明確了儲能獨立市場主體的身份,也對儲能容量價值予以肯定,但是儲能的市場價值形成機制并不完善。”一位湖南的儲能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儲能的主要收益集中在峰谷電價差,‘誰受益、誰買單’大多時候像是一句空話。”
 
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儲能技術中心主任楚攀認為,當前的儲能發展,一直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并沒有看到切實相關的政策。“尤其是保障性政策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缺失。”
 
對此,一位來自國家發改委的專家表達了相同意見。他表示,今年儲能的政策看似不少,但是保障性政策設計是個問題,“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但由于新型儲能的成本實在過高等問題,導致政策仍處于反復修改之中。”
 
補貼資金不足、業態過多,政策制定難度很大
 
“儲能發展到現在,政府從來沒有提出過補貼,現在新能源都已經平價了,看樣子儲能的補貼更不可能有了。”上述湖南儲能企業相關負責人說,“所以現在儲能建設更多的是依托原有的能源企業做捆綁式發展,從而將儲能的成本內部消化。”
 
楚攀認為,之所以沒有補貼,可能是因為主管部門想通過市場來解決相關問題。“因為很多新能源場站都沒有拿到補貼,被拖欠的也不少,所以儲能很難像過去的光伏一樣拿到補貼。”
 
不僅如此,上述專家還表示,儲能存在很多不同業態和應用場景,所提供的靈活性價值以及給各類主體帶來的收益也存在較大差異,這也給具體政策設計制造了不小挑戰。“例如,當大規模儲能進入電力系統以后,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均能從儲能的應用中受益。在這類的收益劃分中,政策設計需要考慮到充分激發市場各類主體投資儲能的積極性、體現儲能價值的電力市場,以及公平的收益分配機制等,因此,政策制定的難度相當大。”
 
打鐵還得自身硬,降低成本才是未來發展關鍵
 
上述專家告訴記者,現在針對儲能的政策正在不斷完善,并網主體管理規定也在醞釀新的輔助服務品種,一些地方也在設計容量市場。“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儲能自己的競爭力,如果與火電相比不具備調峰調頻的優勢,政策再多也是徒勞。所以,當前儲能行業還應該繼續加大研發力度,降低成本。政府能做的,首先是在電力市場建設上做更多工作,把相關政策門檻降低,讓儲能先聚焦在功率型應用場景,后期再根據技術進步情況,逐步設計轉型成為能量型市場。”
 
楚攀也認為,現在我國讓新能源場站強行配置儲能容量,但新能源企業并不愿意增加成本。“所以,在沒有保障性政策的情況下,儲能行業發展只能通過市場化手段解決,這就需要儲能不斷降低成本,讓更多的新能源項目具備收益模式,從而激發新能源項目發展儲能的熱情,這才是儲能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 儲能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