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時代礦業有限公司、貴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持有兩公司股份。前一天,四川蜀能礦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億元,比亞迪等是其股東。
金圓股份1月5日晚間公告,控股子公司鋰源礦業擬在西藏阿里地區投資8億元建設“捌千錯鹽湖萬噸級鋰鹽項目”。去年初就初顯端倪的“電池荒”已越演越烈。
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之下,一些企業已開啟了“囤礦”模式。

車企、巨頭一周內布局多個項目
金圓股份1月5日晚間公告,控股子公司鋰源礦業擬在西藏阿里地區投資8億元建設“捌千錯鹽湖萬噸級鋰鹽項目”。
早在去年9月,金圓股份宣布,擬收購辰宇礦業51%股權。辰宇礦業礦區內鹽湖鹵水資源可開采儲量4448.4萬立方米,氯化鋰儲量10.24萬噸,氯化鉀儲量34.16萬噸。10月,金圓股份公告,全資子公司金圓新能源與鋰源礦業及其股東等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金圓新能源擬收購鋰源礦業60%股權。此次交易主要聚焦鋰源礦業旗下的革吉縣捌千錯鹽湖采礦權,該鹽湖初步估算氯化鋰資源量約16萬噸。
此次“捌千錯鹽湖萬噸級鋰鹽項目”,正是基于上述收購發布的擴產計劃。碳酸鋰設計年產能8000-10000噸,三氧化二硼設計年產能2萬噸,設計年產值約12億元。
就在幾天前,天眼查App顯示,去年12月31日,貴州時代礦業有限公司、貴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持有兩公司股份。
貴州時代礦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億,經營范圍包括礦產資源(非煤礦山)開采;礦物洗選加工等。貴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億,經營范圍包括磷系正極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和相關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制造和銷售等。
去年12月30日,四川蜀能礦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徐開貴。經營范圍含礦產資源(非煤礦山)開采;礦產資源勘查;再生資源回收(除生產性廢舊金屬);五金產品研發;貴金屬冶煉等。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四川路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業內人士表示,2021年以來新能源賽道持續升溫,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其成本比例占整車總造價近40%,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命脈。因而,鋰資源成為各家巨頭爭奪的焦點。
鋰礦價格“驟然起飛”
有“鋰”走遍天下,無“鋰”寸步難行。數據顯示,2021年碳酸鋰價格上漲幅度超過4倍。太平洋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等終端需求迎來爆發期,2022年鋰資源供應緊張,鋰價將維持強勢。
上游新聞記者查詢歷史數據發現,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低谷”的3.8萬元/噸,截至去年12月27日價格是9.9萬元/噸。碳酸鋰的漲幅已經超過230%。而與去年底相比,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價格累計漲幅更是達到260%-310%。和上一輪碳酸鋰漲價周期相比,這波行情已經突破了上一輪18萬元/噸的最高價。2020年磷酸鐵鋰產能32萬噸,到2021年12月磷酸鐵鋰產能估算達92萬噸,呈現翻倍增長。
此前,比亞迪曾多次提及,刀片電池的廣泛應用,重塑了行業對磷酸鐵鋰電池的認知,加速了磷酸鐵鋰電池重回動力電池主流賽道。
數據顯示,國內磷酸鐵鋰電池的產量自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連續7個月超過三元鋰電池,導致磷酸鐵鋰電池的上游原材料呈現爆發式增長,價格一路攀升,供應面持續吃緊。
信達證券表示,鋰資源擴產周期較長,一般在3-5年。2022年鋰資源邊際增量主要來自龍頭企業成熟項目的擴產和復產。同時,大部分企業的鋰礦庫存在2021年已消耗殆盡,市場上流通的資源有限,預計2022年鋰價中樞將繼續上移。
實際上,從整體資源量看,全球鋰資源并不稀缺,至少20個國家發現了鋰礦床,其中智利、玻利維亞、中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美國、俄羅斯等國已經能實現鋰資源的經濟開發利用。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表示:“鋰資源不會緊缺,中國青海鹽湖及中國西藏鹽湖、約旦的死海包括整個海洋里都有鋰資源,其本身儲量是足夠的,只是開采和提取工藝存在不同難度,大家爭奪的更多是便宜的鋰資源、容易開采的鋰資源。”
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