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大體量擴產,鎖定鋰電材料成為關鍵。
1月19日,G20-鋰電峰會成員華友鈷業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華友新能源與韓國株式會社POSCO CHEMICAL擬分別對華友浦項和浦華公司進行增資,以擴建鋰電材料項目。
此次增資合計約30.83億元,其中華友新能源共出資約15.3億元。具體來看,華友新能源與POSCO CHEMICAL擬對華友浦項增資約14.45億元;對浦華公司增資16.38億元。增資完成后,具體股權占比如下:
華友浦項股權占比情況

浦華公司股權占比情況

公告顯示,此次增資,一是為確保華友浦項的前驅體生產規模達到30000噸/年(目前生產規模為5000噸/年),各方同意自2023年12月啟動該項目的商業生產。
二是確保浦華公司的正極材料的生產規模達到29000噸/年(目前生產規模為5000噸/年),各方同意自2024年6月啟動該項目的商業生產,自2025年6月追加啟動正極材料10000噸/年的商業生產。
華友鈷業表示,“十四五”期間,公司將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作為發展戰略規劃重中之重,此次增資,將進一步整合自身及POSCO、POSCO CHEMICAL在原料、技術與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優勢,提升競爭力。
2021年以來,華友鈷業遵循上述戰略規劃,不斷擴充三元前驅體產能、加碼掌控鎳鈷等上游原材料、切入磷酸鐵鋰領域,加速自身鋰電材料一體化產業布局。
三元材料上,華友鈷業通過收購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巴莫科技,與浦項化學和LG化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開展三元材料業務,實現了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全業務領域布局。
上游原材料上,華友鈷業持續推進印尼鎳資源開發業務,鎖定阿根廷鋰鹽湖和剛果(金)鋰礦資源,并不斷加碼海外自有礦山開采,以保障自身鈷、鎳、鋰資源的可持續穩定供應。
LFP材料上,華友鈷業與興發集團合作,擬在湖北宜昌投資磷礦采選、磷化工、濕法磷酸、磷酸鐵及磷酸鐵鋰材料的一體化產業,建設50萬噸/年磷酸鐵、50萬噸/年磷酸鐵鋰及相關配套項目;其還收購LFP材料供應商內蒙古圣釩科技100%股權。
截至目前,華友鈷業已形成鈷鎳資源-冶煉加工-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循環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鋰電產業生態閉環。
另外,華友鈷業還深度綁定孚能科技、容百科技、當升科技等下游龍頭企業,鎖定大規模長單,以期提升市場占比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1月11日晚,華友鈷業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度實現凈利潤37億元-42億元,同比增長217.64%-260.56%。
可以預見,隨著新能源市場長期向上,華友鈷業將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