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汽車換電模式已經站上行業(yè)風口,尤其是重卡換電模式在產業(yè)落地、市場化推廣和換電站規(guī)模化建設運營等方面進程迅速,行業(yè)競爭日趨加劇。

脈準行業(yè)痛點,彰顯核心優(yōu)勢
傳統(tǒng)燃油重卡因尾氣污染嚴重,在路權與運輸成本方面劣勢愈加凸顯,應用而生的純電動重卡卻面臨著三大主要難題:一是大容量電池導致購車成本較高,如果缺少地方政府補貼,那么前端、終端客戶采購車輛門檻居高不下。二是續(xù)航里程焦慮、充電時間長等問題,導致重卡在實際運輸過程中運營效率較低,且頻繁快充不僅有損電池壽命,還存在安全隱患。三是布局大功率充電樁占用時,在電力與場地等方面占用了較多資源,導致投入成本較大。
基于以上難題,金茂智慧交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茂智慧交通”)副總經理王鑫在接受中國卡車網專訪時表示,金茂智慧交通于2019年中開始重點關注重卡換電,并根據重卡換電模式綜合成本低、補能時間短、建設難度小、電池壽命長等優(yōu)點,為行業(yè)客戶量身制定了最佳解決方案。
“截止2020年底,我們在重卡換電方面擁有43項專利,其中發(fā)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25項,外觀專利1項,并與清華大學院士團隊牽頭成立了中國電動重卡換電產業(yè)促進聯盟,目前任副理事長單位。”王鑫告訴記者,公司在換電等新能源領域精耕細作,主要業(yè)務集中在車載換電機構與換電站的研制、換電基礎設施投資運營、新能源車推廣與電池資源清潔循環(huán)利用等方面。
如今,擁有重卡換電模式方案的企業(yè)并不少見,金茂智慧交通有何過人之處?
在王鑫看來,公司的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優(yōu)勢。一是最早開發(fā)單側換電技術,并優(yōu)化了傳統(tǒng)換電技術方案,將電池做成整包,從單側進行電池更換,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換電效率。
二是做了兼容性車載換電機構,上面是可拆卸的電池包,下面是與車端連接的車載底座。為了滿足客戶使用及對站端運行情況和電池資產管理的需求,公司自主研發(fā)了“驛路優(yōu)電”軟件運營平臺,司機可通過APP查找換電站信息,進行換電預約、換電費用結算等,非常實用、便捷。
三是在換電機器人定位過程中采用激光定位。激光定位擁有較好的定位精度,換電成功率有保障。同時,換電機器人采用了五軸伺服驅動技術方式,換電機器人具有六個自由度,可以平移、舉升與選抓,同時在抓電池包的相關機械結構部分可以調整伸縮和傾斜的自由度,因此,多自由度的換電機器人能夠對司機的駕駛習慣和車輛本身在實際工況中的變化有較大的容錯空間,保證了換電過程的整體穩(wěn)定性。
安全、高效、穩(wěn)定,2022年擬建30座換電站
“公司致力于成為換電站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方,故從產品開發(fā)與運營角度而言,始終將高安全性、高效率與高穩(wěn)定性放在首位。”王鑫告訴記者,通常換電站內電池較多,電池附加值很高,操作不當或將存在安全問題,故公司自始至終將安全置于重中之重,在換電站內配備了單獨的能量隔離艙,能量隔離艙內有應對起火等意外輕快的快速處理方法。同時,后臺管理可以即時進行實時監(jiān)測,一旦出現異常狀況,能量隔離艙會對電池進行應急處理,為產品安全保駕護航。
“在高效率方面,金茂智慧交通目前采用側向換電技術,經過優(yōu)化后的智能機器人工作效率更高,整個換電時間能穩(wěn)定控制在5分鐘之內,平均每天能服務200多車次,保證投資運營商收益。在換電機器人的定位過程中采用激光定位,整個操作的穩(wěn)定性更強。”王鑫告訴記者,公司換電站內電池采用縱向插入、橫向布置方式,電池倉以四個電池為一組,可擴展性較強。換電站智能化程度比較高,整個換電過程司機不用下車。
“在車載機構方面,我們已公示以及即將公示的車型公告超過30款,已經發(fā)布22款,目前還有11款搭載側向換電機構的車型將于近日完成公告。”王鑫介紹說,在運營端通過連接站端、云端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可以同時對站端資產、電池資產、用戶信息與訂單情況進行實時、多維度的需求管理。此外,公司開發(fā)了一套基于電池大數據分析的安全監(jiān)控SaaS平臺,平臺會對電池所有數據進行分析,預警可能出現的問題,反饋關于電池充放使用的優(yōu)化策略,以幫助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增加電池服務能力和資產增值價值。
“目前,我們在山東青島已經投運的換電站運營狀況良好,濟南換電站即將啟動建設;河南鄭州、洛陽、商丘以及河北都有換電站已經投運或在建。”王鑫表示,公司產品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意味著產品性價比與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這或將進一步拓展今年的市場空間。公司今年將圍繞青島與江蘇鹽城港口場景進行突破,輻射渣土、混凝土運輸場景,故公司今年將加大市場推廣與人員投入,整體形成正向推動。
“就換電產品而言,公司今年保守將投入并穩(wěn)定運營30座換電站,每站至少配套50至60臺車,網內服務內運營的車輛達1500臺左右。同時,我們與部分車企有合作,實際突破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王鑫說道。
據統(tǒng)計,2020年,全國已建成換電站合計535座,仍有近1500座換電站的空缺。預計到2023年,全國需要換電站數量約1萬座,市場發(fā)展空間廣闊。
金茂智慧交通今年將會有怎樣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