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汽車消費再受鼓勵,智能科技將成競爭關鍵

發布日期:2022-03-09  來源:人民資訊  作者:中國風光儲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車消費再受鼓勵,智能科技將成競爭關鍵
 “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3月5日,短短一句話,讓新能源汽車再一次得到了清晰信號:持續鼓勵消費。這不僅給市場吃下一顆定心丸,也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驅動”全面切換至“市場驅動”。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滲透率為13.4%。今年1月,在我國整體汽車銷量僅微增0.9%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3.1萬輛,同比增長1.4倍,市場滲透率為17.0%。
 

那么,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必將不斷加劇,誰能在這場搶占未來出行的爭奪中成為領跑者?最為關鍵指標——智能科技。只有依托科技創新,不斷打破消費者痛點,持續提升用戶甜點,全領域革新新能源產品的使用體驗,才能在市場中處于不敗之地。
 
這便對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出了新要求:從科技創新賦能產品,加速智能化推進,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助力我國汽車產業“換道超車”,推動整個汽車行業變革。
 
智能科技決勝新能源下半場
 
對于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自今年初以來便暖風頻吹。在此之前,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便曾透露,為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將多措并舉擴大消費需求,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設施獎補、車船稅減免優惠等政策。同時,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雖呈高速增長態勢,但新能源汽車的總體規模仍比較小、新車銷售滲透率仍有待提高,距離傳統燃油車全面退出市場的目標仍有較長的道路要走。”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也表示,2022-2025年將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關鍵機遇期。
 
然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關鍵期,車企構筑核心競爭力如何構筑?如果說過去10年是從傳統汽車到純電動化汽車的轉變,那未來將進入電動化與智能化相融合的智能汽車。智能汽車不再只是交通運載工具,更是一個大型智能終端、計算中心,也是支撐構建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關鍵節點。
 

事實上,國內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對于智能化布局,已經開展多年,尤其是2021年以來,產品智能化進程明顯加快。譬如,埃安已實現自研L4級智能駕駛示范運營,現有產品中實現了搭載自主研發NDA領航駕駛輔助系統,超視距召喚泊車等。更為關鍵的是,隨著智能科技普及度提升,單一的技術堆砌已經不能打動消費群體,真正滿足使用痛點,提升用車體驗,賦予消費者甜點的創新技術,才能引領消費升級需求,成為競爭核心。
 
以自動泊車為例,這是許多車企都在研究的課題。但許多自動泊車技術都只能識別劃線清晰的停車位,讓便利性和科技體驗大打折扣。埃安超視距召喚泊車就不僅解放了駕駛者的雙手,還能識別非劃線不規則停車位自動泊車,可記憶6條路線,從而實現“無人代客泊車、召喚接駕、A學B用”,并能讓記憶泊車路線能夠在車主間共享,形成埃安用戶共有的停車路線數據庫,面向未來,這就是一幅高精停車路線圖。
 
創新構筑全新體驗生態圈
 
對于中國品牌而言,智能汽車為其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戰略機遇。這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強化核心競爭力,如何在新賽道上搶奪先機。
 
事實上,中國智能汽車不論是新技術裝車量產還是商業化落地,都走在世界前列,并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力量,加速推動智能汽車發展。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達到20%。
 
在具體的科技成果層面,以代表著智能汽車核心技術的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為例,中國車企的創新能力,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這其中,埃安自主研發的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電子電氣架構——廣汽星靈架構,便是推動 “軟件定義汽車”的行業變革。過去,對于汽車傳統軟件結構而言,每次開發新功能或升級現有功能,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相關功能鏈路上的所有通信矩陣都得升級,導致開發周期過長。而星靈架構大幅縮短了研發周期,降低了技術壁壘,減少了在開發不同車型時花費的重復時間,實現軟件功能和智能化場景的快速開發與迭代,頻率更高、速度更快、范圍更廣的OTA升級,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基于這樣的技術,星靈架構可以支持L4級及以上高階自動駕駛,帶來高速+城市路況的全場景體驗;在智能座艙層面,可實現統一開發生態平臺,打造車載軟件開放生態圈。
 
埃安依托星靈架構,在未來五年將推出超過10款智能電動車產品,覆蓋入門級到高端豪華市場。為新能源車企領域構筑智能化生態,提供了優質的參考路徑。
 
科技驅動是立身之本
 
為什么中國智能汽車產業能在全球化競爭中達成階段性優勢?
 
布局快、定位高是關鍵。從2015年開始,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部委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導和規范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并規劃由單車智能逐步轉向多車協同以及“智慧的車”與“智慧的路”協同發展,對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提出了創新發展的要求。
 
而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科技巨頭、共享出行平臺和自動駕駛技術獨角獸企業等則是更早開啟了智能化布局。這其中,廣汽也是國內最早開始無人駕駛研發的車企之一,2017年廣汽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無人駕駛汽車WitStarⅡ,已具備L4、L5級水平。
 

隨著智能汽車發展邁入高質量階段,汽車主機廠和互聯網公司、軟件公司的跨界融合,各行業頂尖技術的匯聚,推動智能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也加速優勝劣汰的步伐,未來只有那些能夠持續科技創新的企業,才能跟上甚至引領產業變革的步伐。
 
已在智能汽車領域有領先成果的埃安,未來也將通過“自研+合作”方式,全力研發下一代智能駕駛平臺及技術。 “埃安一直致力于圍繞EV發展ICV,我們在智能汽車方面現有的技術上是領先的。”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表示,經過前瞻布局,埃安在ICV領域走在行業前沿,比如智能網聯方面集合華為、騰訊的技術自主打造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還聯合騰訊、科大訊飛打造了全球領先的智能健康座艙,在智能駕駛領域自主研發L2++領航駕駛輔助系統和L4自動駕駛系統。
 
 
事實上,汽車產業與ICT產業的跨界融合,共同在未來智能駕駛領域發力,不僅進一步推動雙方在智駕輔助領域的快速發展及技術創新,也將對智能車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推動行業加速邁入無人駕駛時代。
 
以廣汽為例,2019年以來在智能網聯、新能源和半導體領域投資超過30個項目,其中在汽車智能網聯領域全面覆蓋了智能座艙、車聯網技術、感知云、安全MCU等車聯網關鍵環節;而圍繞自動駕駛技術已進入自動駕駛芯片、自動駕駛中間件、自動駕駛技術、激光雷達芯片等多個核心資源領域。這也是埃安得以成為一流科技公司的核心支撐。
 
面向未來,隨著以埃安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型汽車企業快速崛起,把握汽車“新四化”發展趨勢,在體制機制創新的賦能之下,不斷培養和吸納高端創新人才,可以預見必將在智能汽車的下一個重要階段持續領跑,推動產業變革。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