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轉向更環保的電動汽車的熱潮中,南非汽車工廠似乎有點落后。現在,日產汽車、寶馬集團和大眾集團等汽車制造商正商談將電動汽車革命帶到南非。

南非汽車制造商協會(Naamsa)首席執行官Mike Mabasa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汽車行業正準備在今年年底前向政府提交一份關于電氣化統一立場的意見書,一方面希望說服議員們降低或取消對電動汽車23%的進口關稅,以幫助提振剛剛起步的國內銷量;另一方面是為了在國有電力壟斷企業深陷金融危機的南非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
采取措施提高電動汽車在南非的普及程度僅僅只是計劃的一部分。根據Naamsa的數據,汽車制造業約占南非經濟的7%,今年南非經濟增速預計將連續第二年低于1%,而汽車制造業則是該國經濟較為積極的方面之一。
日產汽車南非地區董事長Mike Whitfield表示,“南非需要向前發展并引進新技術;世界其他市場當前的進步都非常快,如果我們再不開始電氣化,我們將被遠遠地拋在后面。”
長期以來,南非一直是全球汽車制造業的中心,吸引了從豐田汽車到五十鈴等七家汽車公司在此建廠。去年,南非汽車制造商向歐洲共出口了近21萬輛汽車,而這還不到當地汽車產量的三分之一,占出口量的60%。
到目前為止,南非尚未有生產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的確定計劃,但政府和汽車行業在2018年同意延長一項制造業激勵計劃,創造就業機會,并使寶馬X3 SUV和日產Novara皮卡等車型能夠在當地生產。

德勤(Deloitte LLP)汽車行業分析師Martyn Davies表示,“電動汽車在南非的市場份額不是由該國的消費者決定的,而是由出口市場的需求決定的。南非貨幣蘭特的走軟也使得汽車出口更具吸引力。”
Davies還稱,寶馬、福特和梅賽德斯奔馳等車企在南非當地工廠的質量都很好,要改造設備轉而生產電動汽車并不難,且這些車企在南非生產的下一代產品很有可能是電動汽車。
Davies還稱,寶馬、福特和梅賽德斯奔馳等車企在南非當地工廠的質量都很好,要改造設備轉而生產電動汽車并不難,且這些車企在南非生產的下一代產品很有可能是電動汽車。
據Naamsa首席執行官Mabasa稱,根據南非新的生產計劃,到2035年,汽車制造商必須將年產量提高一倍以上至140萬輛,如果僅僅生產汽油或柴油車而不生產電動汽車,該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
寶馬i3和i8是目前南非在售的三款電動汽車中的兩款,迄今僅售出了620輛。今年早些時候,捷豹路虎在南非推出了捷豹I-Pace,而日產在進口汽車關稅協議達成之前,一直推遲其聆風車型在南非的推出。而在非洲大陸的其他地方,大眾計劃在盧旺達推出電動汽車的計劃與此形成了鮮明對比。
南非電動汽車加速發展的另一個障礙是當地電力供應商Eskom Holdings SOC Ltd,該公司上周公布年度虧損近15億美元,并要求政府未來三年向其提供88億美元的救助。Mabasa表示,該公用事業公司被迫實施間歇性停電,并依賴煤炭,這與生產電動汽車的環保優勢背道而馳。
日產南非地區董事長Whitfield表示,對政府來說,扭轉Eskom財務狀況的需要可能比利用它來振興電動汽車行業更為緊迫。“產能過剩是一個問題,但是坦率地說,Eskom公司面臨的財務危機必須被解決,否則我們將面臨更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