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標致雪鐵龍集團(PSA )周四表示,其與中國合作伙伴東風集團已敲定重組在華合資企業業務神龍公司的計劃,將在短期內削減成本,目標是到2025年將年銷量提高至40萬輛。
神龍公司計劃扭轉銷量下滑勢頭,使得2019年公司的盈虧平衡點降至18萬輛以下,并積極改善現金流,力爭自由現金流為正,在2020年至2021年間將進一步將盈虧平衡點降至15萬輛以下。
這家成立27年的合資企業計劃開始整合制造資源,處理閑置資產,提高系統效率,并在中國推出更多車型。該公司表示,其在2020年至2021年間的目標是將年銷量恢復至25萬輛左右,到2025年達到40萬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神龍汽車一工廠產能為30萬輛,神龍二工廠產能為15萬輛,神龍三工廠分兩期總產能為30萬輛,神龍四工廠一期產能為24萬輛,總計產能為99萬輛,產能利用率為26%。
在這個水平上,標致雪鐵龍應該很難實現盈利。業內普遍認為,工廠通常需要產能利用率超過80%才能保持穩定,這凸顯出神龍汽車面臨著嚴重產能過剩問題。
2018年,神龍汽車在中國銷售了約25萬輛汽車。今年上半年,神龍汽車旗下的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兩大品牌在中國的銷量仍在不斷下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標致和雪鐵龍的累計銷量僅為6.3萬輛,同比下滑60%。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神龍汽車一工廠產能為30萬輛,神龍二工廠產能為15萬輛,神龍三工廠分兩期總產能為30萬輛,神龍四工廠一期產能為24萬輛,總計產能為99萬輛,產能利用率為26%。
在這個水平上,神龍汽車應該很難實現盈利。業內普遍認為,工廠通常需要產能利用率超過80%才能保持穩定,這凸顯出神龍汽車面臨著嚴重產能過剩問題。
8月,路透社援引一份內部文件報道,標致雪鐵龍集團和合作伙伴東風集團已經同意在中國裁員數千人,同時“拋棄”武漢一號工廠和二號工廠兩座組裝工廠。這一舉措是為了在銷量低迷的情況下盡快遏制巨額虧損。
標志雪鐵歐龍和東風的合資企業神龍汽車位于武漢,旗下擁有東風標致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神龍汽車擁有四個生產基地,其中三個位于湖北武漢,也就是神龍一廠、二廠、三廠,而第四工廠則位于四川成都。
根據文件顯示,7月,標致雪鐵龍全球總裁唐唯實(Carlos Tavares)與東風汽車董事長竺延風達成協議,同意神龍汽車關閉一座武漢工廠,出售一座工廠,把員工總數量削減一半,至4000人。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曾是標致雪鐵龍的搖錢樹。標致、雪鐵龍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在中國也曾有過輝煌的歷史。新世紀初,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神龍汽車的銷量也順勢增長。2014年銷量曾達到70.4萬輛,實現了28%同比增長,在2015年銷量達到頂峰,實現了70.48萬輛的銷量。
但由于未能及時適應市場變化,神龍車型過時并缺乏SVU車型,導致此后銷量失速,甚至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從2016年到2018年,神龍汽車銷量連續3年大幅下滑,跌至25.34萬輛,約為巔峰時的36%,市場份額更大大落后于德系、日系合資企業。
根據標致雪鐵龍截至6月30日的半年財報財務報告顯示,在中國和東南亞市場,集團年1-6月銷量為64,169臺,相比去年同期的162,946臺下滑了60.62%。其中標志品牌下滑了63.69%,達到33,068臺,雪鐵龍品牌下滑58%,為29,123臺,DS品牌下滑14.25%,銷量為1,757臺。而中國市場銷量下降了62.1%。神龍汽車及神龍汽車銷售公司在持續性經營收入、經營收入、折舊及減值、金融收入凈值等方面皆為損失狀態。
神龍汽車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推出14款新車型。2020年后,每一款新車型都將有電動版,符合中國規定的“新能源汽車”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