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隨著日產純電動車型——日產聆風的正式上市,消費者對車輛在哪里充電的困擾一時成為話題。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充電樁在街邊和停車場隨處可見,電池容量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如今,相比去哪里充電,消費者更加關注"電動汽車能夠為哪里供電?"
隨著電動汽車的用途被不斷的挖掘和開發,電動汽車已被廣泛應用在客運和物流等領域。與此同時,零排放的特性也被證明非常適合在自然災害時期提供救援。
今年9月,臺風"法茜"在日本的登陸再次印證了電動汽車的有效價值。在此次災害期間,日本千葉縣及周邊地區大規模停電,在潮濕的天氣中,千葉縣超過34萬戶家庭停電超過三天。日產汽車向當地社區中心提供了日產聆風,以保證居民可以利用電動汽車為風扇、冰箱、冰柜、照明設備、智能手機等用電設施進行供電。
日產聆風為電扇供電
日本是全球遭受臺風襲擊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同時全球10%的地震也發生在這里。僅過去一年就發生了2,000余起地震。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期間,電動汽車成為了恢復社區工作的重要工具。電動汽車的電池不僅可以提供驅動汽車的電能,也可以作為電能儲存裝置。日產汽車電動汽車業務高級經理Ryusuke Hayashi談到:"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海岸遭遇了地震及海嘯襲擊,致使480萬戶家庭在災害中失去了電力。疏散中心的專業醫療救助人員找到日產汽車,希望能夠在寒冷的3月將日產聆風作為供熱的后備電池使用。日產汽車遂向災區捐獻了66臺日產聆風。"電動汽車因此成為了發生自然災害后,電力供應恢復正常之前的電力儲備。
日產汽車電動汽車業務高級經理Ryusuke Hayashi
根據日本自然資源與能源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3月的災難發生一周內,日本電網供電恢復了90%,而加油站僅恢復50%,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電動汽車能夠在發生自然災害后在電力供應方面的巨大優勢。"也正是這一經歷,促使日產汽車加快了對電動技術的開發,使電動汽車能夠與家庭,建筑群和社區共享電能。"
日產汽車最新發布的日產聆風e+車型配備的62KWh電池,只需通過便攜式配電站,便能夠為普通日本家庭供電四天,或是為6,200部手機進行充電,甚至可以驅動一座43層樓高的公寓電梯上下往返100次。
日產聆風通過"車輛到建筑物(Vehicle to Building; V2B)技術"為建筑物供電
近年來,日產汽車在日本與越來越多的城市建立合作,并為這些城市提供日產品牌的電動汽車。這些車輛除了承擔日常"零排放"的運輸任務,還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提供電力支持。同時在城市停電期間,日產當地經銷商還免費提供試駕電動車型應急。
此外,日產汽車還與連鎖便利店進行合作,即在緊急情況下,當大多數營業場所停電時,利用日產聆風為便利店供電,以保證居民能夠購買到飲料、食物、廁紙和洗漱包等生活必需品。
日本并不是唯一的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區,東南亞地區有著強烈的季風氣候,加勒比海域和美國也經常受到颶風侵害。僅美國佛羅里達州平均一年就有1-2次的颶風登陸。美國非營利組織國家能源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Energy)官員在2016年發布的報告中強調了電動汽車在季風/颶風氣候中的抗災潛力,并表示"在緊急情況下,電動汽車能夠在區域范圍內供應必需資源,是非常有價值的體現。"
"當人們擁有電動汽車時,他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我認識一些人,他們變得更加環保,甚至開始自己種植食物。這使得使用電動汽車為家庭供電的想法成為非常自然的事情。現在,移動出行正在影響著你的生活方式," Ryusuke Hayashi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