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三峽往事:走在歷史洪流中

發布日期:2020-05-15  來源:能見Eknower  作者:大飛

核心提示:三峽電網的橫空出世讓這家以水電起家的電力央企被外界賦予時代意義,注定成為中國電力體制改革歷程中一個重要的注腳。作為攪局者
 “三峽電網”的橫空出世讓這家以水電起家的電力央企被外界賦予時代意義,注定成為中國電力體制改革歷程中一個重要的注腳。
 
作為攪局者,三峽水利重組方案及三峽集團后續一系列動作,無不折射出三峽集團意圖打破壟斷、建設獨立電網的雄心。
 
但挑戰者為何是三峽集團?
 
在中國的電力結構中,火電依然占據著統治地位,而以“五大四小”為代表的發電企業實力雖不容小覷,但實力過于分散。
 
盡管水電在中國發電裝機總量中的占比僅約20%左右,卻大多集中于三峽集團手中。
 
相對于火電廠受制于煤價和電價不同,滾滾長江水流經長江電力旗下“印鈔機”——三峽壩、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4座巨型電站后,每年給這個全球最大的水電企業貢獻500億以上的營業收入和近300億元的凈利潤。
 
27年前,三峽集團的成立肩負著中國水電崛起的歷史使命。5年前,當電改9號文發布,這個被譽為中國能源領域最后一塊難啃骨頭的電力體制改革需要新的攪局者。
 
如今,“三峽電網”橫空出世,它又將肩負怎樣的時代使命?
 
時代痕跡
 
三峽集團身上,有著明顯的時代痕跡。
 
這家全球最大的水電集團成立于1993年9月27日,前身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在它成立的前一年,中國發生了一件轟動全球的大事件。
 
在中國現代發展史上,1992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年份。這年1月18日-2月21日,鄧小平南巡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浪潮。
 
彼時,中國社會正走在十字路口。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發展十分迅猛。截至1992年底,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近2.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盡管如此,但各種結構性矛盾在狂奔途中愈發突出。
 
其中一個極為嚴重的矛盾是,中國發電量增速已經遠遠跟不上國內生產總值和工業增長價值的增長速度。
 
 
制圖/婷婷
 
以1992年為例,當年中國發電量僅為7540億千瓦時,位列世界第四,僅為美國30750億千瓦時的四分之一。
 
但到了2018年,中國發電量高達7萬億千瓦時,位列全球第一,十六年間增長近10倍。位列第二的是美國,發電量為4.46萬億千瓦時,僅增長約1.4萬億千瓦時。
 
 
制圖/婷婷
 
為解決當時的電力供應難題,從1992年開始,在水力發電站建設方面,中國實施“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建設小水電站,允許小水電站圍繞電站建設區域電網,設立小水電供電區。薄膜光伏公司漢能集團創始人李河君便是受益人之一。
 
另一條腿是建設大型水電站。已勘察50年、論證40年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水電站)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鄧小平南巡結束兩個月后,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決定將興建三峽工程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事實上,這座即將開建的世界級水電工程承載了中國人治理長江水患、開發長江水電幾十年夢想,被譽為世界水電發展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但面對這樣一項浩大工程,中國當時的決策管理機制似乎并不適合時代的發展,將水利部和電力工業部合并的呼聲再次響起。
 
彼時,水利部和電力部兩套系統,兩套領導班子,已因水電分分合合數個來回。但此次再次合并的阻力依然很大。
 
在水電從業人士看來,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領域,應更加專業,由專業人員研究、開發水電,并統一形成一套系統或機構,而不是每次都是“臨時組隊”。
 
為順利推進三峽水電的建設,國家最終采取折中方案,決定從水利部和電力工業部各抽調一些人員出來,組成新的水電機構,專門從事水電開發。
 
1993年1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兼任建設委員會主任。該委員會下設三個機構:辦公室、移民開發局和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八個月后,三峽總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從此承載著中國水力發電崛起的歷史使命,水電系統也借機從水利部和電力工業部中獨立出來,其規格甚至高于兩部委。
 
三年后,葛洲壩電廠等水電站也相繼移交三峽集團,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自此誕生。
 
新的使命
 
為了利于三峽工程建設和庫區移民統一規劃、安排和管理,1997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
 
事實上,另一個版本是成立三峽省,但由于重慶是整個三峽周邊區域內最強的城市,最終放棄成立三峽省計劃,而讓重慶晉升為直轄市。
 
這個由國務院牽頭的,由水利、電力、交通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水電系統,雖然在三峽工程建設過程中,除了當地政府重慶市外,更多的依靠于水利部。
 
但三峽電站建成后,并網發電則需聽從電力調度指揮。在這場關于水電的融合與競爭中,電網系統才是最后贏家。
 
在三峽集團成立九年后,中國再次站在了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上。
 
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始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各行各業全面對外開放。
 
為順應全球市場經濟競爭法則,機構改革勢在必行。2002年3月,國務院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
 
當年底,中國電力新組建(改組)公司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原正部級企業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成11家公司,分別從事發電、電網和規劃設計、施工建設等業務。
 
自此,中國第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完成,引入了競爭機制,實現了廠網分開。
 
兩大電網,五大發電公司、四個輔助集團公司等11家公司中,國家電網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首任總經理是原電力工業部副部長、原國家電力公司副總經理趙希正。
 
廠網放開后,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掌控著電力生產鏈條中的“咽喉”,負責調度各大發電企業所產電力。三峽集團也不例外。
 
三峽電站建成運行后,電力并網外送事實上一直受制于國家電網公司的電力調度。
 
直到2015年3月,電改9號文發布,中國拉開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序幕,新的機遇出現。配售電市場的放開,讓三峽集團看到了進軍電網的機會。
 
同年12月12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巴黎協定》正式被通過。次年9月,中國正式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在此背景下,中國加大了包括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力度。
 
近年來,三峽集團加快了在風電、光伏領域的布局。截至2018年底,該公司國內新能源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區,投產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
 
但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問題一直以來備受詬病。
 
從2016年開始,三峽集團通過旗下子公司不斷從二級市場增持重慶當地電力上市公司三峽水利(600116.SH)股份。最終在2018年1月,成為這家擁有完整的發、供電網絡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隨后又通過三峽水利,推進重慶本地電網的融合。重慶市對此非常支持,和三峽集團合作,助力打造“三峽電網”,實現“三峽電入渝”,將大大促進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接下來,這家水電央企或許會以重慶為出發點,由點及面實現異地擴張,逐步走出重慶和三峽集團的范圖。
 
三峽集團的電網野心或能從下屬白鶴灘水電站難產的外送方案看出端倪。
 
圍繞白鶴灘水電站外送方案的“網對網”與“點對網”之爭存在多時。四川省電網公司認為,在國家能源局已明確“統一接入四川電網”的背景下,水電站理應采取“網對網”外送方式;三峽集團則堅持通過“點對網”的方式送電,拒絕接入四川電網。
 
「能見」獲悉,這或許正是原計劃去年開工的配套送出線路遲遲未獲核準的原因所在。
 
不久前, “三峽電網”和蒙西電網攜手合作,或要建設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
 
“三峽電網”的觸角更是伸至海外。4月24日,長江電力發布公告稱,以35.9億美元的基礎交易價格收購秘魯最大電力公司Luz Del Sur公司83.6%股權順利完成交割。
 
有分析認為,在來來5-10年,三峽集團力圖將“三峽電網”打造成為國網、南網之外具有發、配、售一體化產業生態的“第三張網”、全國性的配售電龍頭。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