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F在,我國動力電池產銷量連續三年占全球一半以上。但是不得不說,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目前還是大而不強,產品性能、質量和成本仍然難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需求。
首先,我們必須肯定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動力電池在技術上的進步,突出表現在:能量密度在升,成本在降?!缎履茉雌囁{皮書(2020)》顯示,從乘用車用動力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看,2017年第1批至2019年第11批推薦車型目錄數據顯示,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平均值由106.7wh/kg提升到147.9wh/kg,提高38.61%。同時,車用動力電池成本持續下降,2016年至今,平均供應價格(含稅)下降50%,年均下降15%以上。
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阮藝亮稱,我國三元材料體系電池正沿著高鎳、低鈷路線演進,主流動力電池企業近年的三元電池產品材料體系(鎳鈷錳)比例開始從“523”“622”,發展到當前的“811”或鎳鈷鋁(nca)體系。與此同時,具有循環壽命長、安全性好、成本相對低優勢的磷酸鐵鋰(lfp)體系電芯,正在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與三元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基本達到同水平,如果電池系統結構優化跟進的話,可以在部分主流乘用車上實現規模化應用,預計2020年的市場份額就可能提高。“隨著乘用車熱管理技術的不斷進步,磷酸鐵鋰電池低溫充放電的缺點有望得到克服,將進一步推動磷酸鐵鋰電池在部分乘用車型開展批量應用。”
肯定成績,還得正視問題。阮藝亮認為,概括起來是“優質產能不足、劣質產能過剩、成本居高不下”。在技術路線方面,技術戰略、供應鏈戰略不清晰或執行不到位,建設非主流技術路線產品生產線,直接導致生產線建成即改線;在市場訂單方面,小批量、多型譜和技術要求頻繁更新的產品訂單,導致生產線調整和物料浪費,無法形成規模效應,生產成本自然居高不下。
我國已經進入新能源汽車規?;茝V的時代,要求新能源動力電池有更高的安全性、耐久性,更好的電性能和更低的成本,這就必須加快動力電池技術的創新突破。阮藝亮建議,在迭代產品方面,企業應聚焦更高比能量動力電池研發,針對高端車型的快充要求展開技術攻關,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功率密度。在預研產品方面,建議企業重點布局固態電池,加強不同類型固態電解質材料的研發,研制高安全性、長壽命和高比能量的產品。同時,關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協同發展的場景應用。
他還建議,著力培育動力電池企業產業生態圈,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支持兩三家動力電池先進企業,聯合裝備制造企業、上游材料企業,避免多家企業各自研發、各走彎路、浪費社會資源的問題。
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工程師王佳表示,動力電池產品質量是新能源汽車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目前,相比日本、韓國動力電池企業,我國車規級動力電池產品合格率和一致性仍然存在差距,需要經過分選后才能集成配套整車,這就導致良品率下降,抬升了生產成本和售后成本,降低了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動力電池生產質量,是當下企業和科研機構面對的大問題。
王佳建議,堅持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雙全”安全發展觀。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有效整合行業組織、企業和社會力量,完善整車、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安全監管機制,引導行業組織和企業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大數據安全監控平臺。強化產業鏈企業作為安全生產主體的責任,提升企業安全意識和產品防護水平,鼓勵企業建立和實施高于國家標準要求的企業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