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北京市經信委公示“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第一批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明細”,名單顯示,2017年北京市擬撥付的第一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共涉及新能源汽車4066輛,擬撥付資金51789.135萬元。

據記者統計,此次獲得2017年首批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的車企有:安徽安凱、北汽福田、南京金龍、奇瑞汽車、吉利汽車、江南汽車、東風汽車、比亞迪、江淮汽車、上汽集團,共計10家企業。從搭載電池的情況看,這些車型分別使用了來自13家企業的動力電池,具體信息如下:
純電動客車:
在此次公示的名單中,獲得純電動客車補貼的車企一共有3家,分別為北汽福田、安徽安凱、南京金龍,補貼車輛總計為698輛,補貼金額合計34770萬元,占總補貼金額67%。

從電池類型分析,本批公示名單中共有489輛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24340萬元;8輛車搭載錳酸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400萬元;1輛車搭載多元復合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30萬元;200輛車搭載多元復合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10000萬元。根據以上數據,本批名單中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純電動客車占比最多,并分走了補貼金額中的最大塊蛋糕。
動力電池供應商方面,合肥國軒高科為安徽安凱和南京金龍這兩家公司的3款車型共400輛純電動客車提供動力電池,共涉及補貼金額20000萬元;北汽福田的5款車型中,有3款車型共289輛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分別采購于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單體生產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寧德時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但其中2款車型并未明確具體搭載數量,共涉及補貼金額14340萬元;其余8輛搭載錳酸鋰電池的純電動客車,電池采購于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涉及補貼400萬元;1款搭載多元復合鋰電池的車型電池采購于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涉及補貼30萬元。
純電動乘用車:
在此次公示的名單中,獲得純電動乘用車補貼的車企一共7家,車輛總計為3368輛,補貼金額合計17019萬元,占總補貼金額33%。

從電池類型分析,本批公示名單中共有921輛車搭載三元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4543.5萬元;798輛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3909.805萬元;其他共計1649輛車則未明確具體的鋰離子電池類型,共涉及補貼金額8565.33萬元。
從上表統計信息來看,純電動乘用車補貼名單中的3368輛新能源汽車,搭載的電池分別來自9家動力電池企業。其中,寧德時代共為吉利汽車1151輛新能源乘用車提供了鋰離子電池,涉及補貼金額6330萬元;華霆(合肥)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為江淮汽車的2款乘用車共760輛車提供三元鋰離子動力電池,涉及補貼金額為3819萬元;國軒高科為3款共479輛江淮汽車提供了磷酸鐵鋰電池,涉及補貼金額2155.305萬元;比亞迪為自家的319輛車供應磷酸鐵鋰電池,并獲得了1754.5萬元補貼;深圳比克為161輛江南汽車提供了鎳鈷錳三元聚合物李蓄電池,涉及補貼金額724.5萬元;東風汽車自產自銷,共計有54輛新能源乘用車獲得243萬元補貼;上海捷新為上汽的17輛乘用車提供鋰離子電池,涉及補貼76.5萬元;其他427輛新能源乘用車采用鋰離子電池,分別采用了來自萬向A123、天津捷威動力、國軒高科的電池,但未明確具體數量,共涉及補貼金額1915.83萬元。
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發放經常影響到動力電池企業的回款賬期,料這批補貼的發放將會惠及上述13家動力電池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其回款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