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汽車市場,變了!

發布日期:2021-01-12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車市場,變了!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汽車市場下滑幅度較大。而我國作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汽車產業正以驚人速度回到正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年產銷量再創新高。由此可見,中國汽車市場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今后一段時期如何發展新能源汽車指明了前進方向。
 
《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規劃》強調,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為實現以上目標,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從實處著手,完善服務體系,規范產業監管。作為《規劃》的牽頭單位、汽車行業的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中央“放管服”重要指示精神,優化新能源汽車管理與財稅優惠目錄發布,實現企業“一次申報、一并審查、一同發布”,出臺《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為汽車市場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2020年1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制定了《機動車發票使用辦法》,將于2021年5月1日試行,2021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辦法》將進一步規范機動車生產、批發、零售全流程的發票使用行為,為納稅人提供便利化的開票服務,方便消費者使用機動車發票,營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營商環境。
 
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執行。與往年相比,2021年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有三大不同:
 
一是今年時間及時,往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都要拖延到3月份公布,并設置3個月的過渡期,實際上有效期已經不足6個月;二是今年購置補貼政策維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續駛里程、能耗等技術指標門檻不變,汽車企業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積極性,不必迎合各項技術指標,全身心打造消費者想要的電動汽車。三是強化監督管理,在安全健康發展的前提下,政府積極引導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發展。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組織了多場汽車下鄉活動,真正幫助企業從疫情困境中走出來。2021年1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12部門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改善汽車使用條件,優化汽車管理和服務。
 
前不久,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到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工業是碳排放重要領域,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點。接下來,工信部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汽車產業實施路線圖,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并行發展,同時通過制定配套法律法規、完善回收利用體系、發布相關標準等,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也審議通過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溫室氣體減排,規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
 
如今,北京、杭州、重慶等地,紛紛調控小客車數量,積極設置“區域指標”和“區域號牌”,調整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錯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以及“急事通”便民措施,進一步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
 
由被迫選擇,向主動擁抱轉變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是大勢所趨。盡管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出現一定下滑,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看好卻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我國以動力電池起家的寧德時代,在2021年開市第一周,市值達到9413.40億元,躍居整個深交所上市企業第二名,在過去一年間漲幅超274.9%,距離萬億市值僅一步之遙。
 
提到新能源汽車,不得不提到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市值超過大眾和豐田,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科技企業,年產能達到509737輛,年交付499550輛,Model 3和Model Y分別累計生產454932輛和442511輛,這其中上海特斯拉工廠功不可沒。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在美國上市,與蔚來共同組成造車新勢力的“三劍客”,牢牢抓住了資本市場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在產能和交付方面,蔚來、理想、小鵬均實現歷史新高,月銷量實現了從百輛到千輛的突破,年銷量實現了從千輛到萬輛的突破。
 
此外,還有一家實力雄厚的造車新勢力正在加快追趕。2020年下半年,一直默默積蓄力量的恒大汽車,對外公布了恒大全球電池研究院的整體陣容和兩大生產基地生產進展,徹底打破了外界對恒大汽車的種種猜疑。
 
據了解,目前恒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在全球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下設11個大專業研究院,研究中心覆蓋日本、瑞典等多個國家。尤其是恒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標志著恒馳產品量產進入倒計時。這兩大基地均是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幾乎集齊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造裝備和生產工藝。
 
與此同時,我們更該看到傳統車企的轉型步伐。以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廣汽、北汽、吉利、長城為龍頭的民族汽車企業,在不同技術路線、產品分類、品牌打造等各個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比如北汽藍谷固態電池汽車已完成15000公里的模擬用戶道路測試,測試覆蓋了用戶用車的多個場景;廣汽首款氫燃料電池汽車Aion LX Fuel Cell與廣汽3DG石墨烯技術亮相。
 
在產業融合方面,民族汽車品牌和互聯網企業加快合作,推動智能新能源汽車科技企業的誕生。2020年11月26日,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推出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定位于用戶型汽車科創公司。2021年1月1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新組建的公司將著眼于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重塑智能汽車產品形態,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的變革者。
 
以大眾、豐田、奔馳、寶馬、本田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加大在華投資,堅定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共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福利。以大眾汽車集團為例,大眾汽車充分融入中國市場,創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打造全球電動出行技術研發中心;深化與一汽、上汽的業務合作,加快推進一汽奧迪與上汽奧迪“雙輪驅動”的發展進程。
 
從需求側來看,新能源汽車在指標、路權、稅費等方面具備較大優勢。近年來,消費者對綠色生活、低碳出行的認識日益改變,整個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有專家預測2021年新能源汽車將突破180萬輛。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