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速換電廣東換電站,物流配送行業的“騎手”,是電動車大軍中增速快的力量,也是電動車電池的高頻次使用人群。就市面上存在的99%的鉛酸電池電動兩輪車來看,大多數舊車續航在50到60公里,大概持續開2小時就沒電了,而充電則需要8小時以上,完全滿足不了外賣騎手的實際需求。而行業蜂速換電瞄準的就是這塊新型的龐大市場,準備用“換電模式”改變“騎手”出行方式。通過換電的模式來徹底解決傳統上電瓶車充電的痛點,用戶只要在手機上查看附近的換電站,注冊會員后租賃或購買換電站的電池,在電池沒電的時候通過手機掃一掃幾秒鐘就能在換電站換一塊充滿電的電池,滿電出發。
新能源發展方向政策。對于乘用車電池引導性發展方向為高能量密度,而目前來看三元鋰電池是迎合政策方向的主力軍。但三元鋰電池的充電壽命理論上在千次以內,而目前主流的電池廠家在其生產的三元電芯規格書中大于500次(標準條件下充放電),但是電芯在配組做成電池包后,由于一致性問題其循環壽命大約為400次。車輛管理政策。電池組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的動力總成組成部分,在車型申報管理上屬于重點項目。更換電池組,特別是未來如推進按需更換不同容量電池組上,存在著涉嫌私自改裝問題的政策障礙。

蜂速換電廣東換電站生產,而這還沒算,既然家用和公共充電站蜂速也會補貼,一定會有相當比例的車主一定比例的用電并非換電。假設在使用換電服務的人里面,一半的人有充電樁。這部分人只有1/3的用電量依靠換電。另一半的人全部換電。那么總體上平均每輛車換電的次數就降到每周2/3次,也就是說對應每輛車只需要0.15塊電池。對于換電站來說,其實有多少車用電池根本不重要,我只需要看一段時間內需要服務多少次換電就可以了。所以如果比亞迪e6出租車服務每周14次換電需要5塊電池,那么蜂速服務每周1次的換電,就只需要0.1塊。
無論充電還是換電領域現存的問題如何復雜,充/換電從發展趨勢來說,一定是相輔相成的。從電網方面來說快充設施配套受限于電網基建,車樁比提升有較大的瓶頸,且大規模推廣大功率快充后,突發性無規律的高用電負荷將對電網形成挑戰,而換電站用電負荷均衡,可響應電網調度,對電網系統更加友好,更適合開展V2G的應用實踐,從市場角度來說用車的高低頻次不同必然導致充/換電的需求產生細分市場不同,產品的差異性優勢才會得以發揮并引導資本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