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不是“狼來了”,蘋果帶著真金白銀殺入造車圈

發布日期:2021-02-04

核心提示:不是“狼來了”,蘋果帶著真金白銀殺入造車圈

江湖傳言,多年來蘋果一直在研發的代號為“Titan”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項目。有了新的進展。車云菌從外媒獲悉,蘋果發布了多達300余個汽車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包括電池電源管理、安全建模工程、電機控制集成、校準工程師等,目前,蘋果一直在不斷提升招募電氣工程人才的頻次,這或許預示著蘋果造車的意圖越來越清晰。

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透露,以上這些招聘崗位都是為蘋果旗下的特別項目團隊服務的,這是蘋果內部專門負責大規模創新型項目開發的組織。不過以上的這些崗位只是蘋果招募人才中的一小部分。

據韓媒報道,現代汽車正在與蘋果洽談合作,雙方可能在電動化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最初,韓國現代汽車被曝將于3月前與蘋果汽車簽訂合作協議,在其佐治亞州工廠生產蘋果汽車。

如今進入2021年,距離蘋果發布“Titan”項目歷經了第七個年頭。這個“命運多舛”的項目曾在運作兩年后迎來停擺,但蘋果卻沒有放棄造車的決心,“Titan”項目也開始從見天日。現階段,對于蘋果造車的各種猜測滿城風雨,但就目前的形勢而言,蘋果應該是選擇放棄自主造車,轉而由車企代工、自己提供關鍵技術的模式。

為何蘋果要造車?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蘋果作為一個兼具資金和技術的龍頭公司,將觸手伸向任何領域都不意外。而且從蘋果的現況來看,擁有2萬億的市值中包含了,以手機、電腦、數碼等3C產品構建的規模,想要更進一步發揮其科技公司的能力,那么“整車制造業”這塊領域自然是蘋果進軍的對象。

而且,如今的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大變局”中,特斯拉等一批造車新勢力企業紛紛入圈,標志著未來的汽車業從傳統向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行,而提起科技智能,這可是蘋果的強項。所以,蘋果造車似乎是命中注定。

“硬件”為綱

         現在汽車智能座艙概念被廣泛提起,但要論及那家企業更占上風,蘋果就太有發言權了。眾所周知在手機領域,蘋果擁有的兩大優勢就是ios流暢的操作系統以及自研芯片,而蘋果汽車就可以將它們無縫移植到車上。試想一下,當你的駕駛的汽車用著同樣的apple id,喚醒著同樣的Siri,有或者是基于汽車OS控制傳感器、空調、音響、座椅等等,蘋果汽車也許會作為除手機以外第二個終端,讓人們都融入在蘋果的生態中。

在“Titan”項目中,蘋果還為其申請了不少新奇的技術專利。最為亮點的就是AR HUD(增強現實擋風玻璃)著的確是一種具有顛覆性的體驗。它以擋風玻璃作為一大塊屏幕,所有的車輛信息、導航以及路況都將被投射在玻璃上,將駕駛體驗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其實,實時路況這個功能只是初顯身手,更酷的是,駕駛員還可以基于這塊擋風玻璃來識別前方的建筑物并隨時開啟導航功能。不僅如此,這塊擋風玻璃的主駕駛位還可以用來進行視頻通話,在副駕位置可以進行流媒體視頻播放。聽到這里你們會不會發覺,語音以及觸摸的交互方式瞬間就不香了?總之,車云菌預測有著天時地利優勢的蘋果很有可能定義下一代人車交互。

“軟件”為王
       
        說到自動駕駛,芯片技術無疑是蘋果最大優勢所在,這也是蘋果在與所有的競爭對手間拉開距離的核心利器。要知道自研芯片這其中所需的人力、財力以及消耗的時間成本,除了特斯拉之外,全部由Mobileye和NVIDIA這些供應商把控,所以,蘋果在自己開發研究芯片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蘋果在打造定制化的自動駕駛芯片上與臺積電合作,作為參考,蘋果在前不久發布的M1芯片上,得到了業界一致的好評,在性能、功耗以及工藝相較于同級芯片有著不小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這塊芯片并不局限于手機領域,只要稍作修改就能應用于汽車座艙甚至無人駕駛,并且有還具備快速迭代的能力。

在感知系統上,蘋果汽車采用大量傳感器融合的方案,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以及攝像頭都有應用,此外,也會嘗試將車內的智能設備進一步升級。蘋果曾在2019年的就對“安全帶”申請了專利,根據描述,這項專利在采用自動駕駛模式后,駕駛者將會有更多的休閑時間,而安全帶將擔任“操作核心”的角色。像是用手勢控制安全帶上的感應設置,就可以操控多媒體播放器以及內置麥克風或揚聲器,方便通話等。

讓人期待,但又并非易事
蘋果在智能汽車方面所打造的芯片、技術生態、甚至設計令人心馳神往,同時也打開了人們對于未來汽車的暢想。但蘋果汽車還是有他的缺陷:

第一,在無人駕駛這個領域,AI算法的精準度上是需要大量數據的做積累,而在這方面蘋果汽車遠遠不及在自動駕駛領域公認的Cruise(通用)和Waymo(谷歌),這也就是蘋果的一個不小的劣勢。

第二,就是在電池的技術上如果蘋果汽車會在磷酸鐵鋰電池的基礎上來進行開發,這其實提升并不會太明顯,也很難改變如今純電車型充電難與續航的境況。



不僅如此,車云菌認為還有最為致命的關鍵點在于,此時推出汽車與當年推出手機的情況不能同日而語,后者不用多說,它的出現是智能手機的先驅者。而在汽車這個領域,如今特斯拉已成為了當下之首,再加上自主新勢力造車脫穎而出的局面,這些都是會影響蘋果的優勢所在。

從最初的"究竟是真是假"變成了"什么時候問世"
今日,據韓媒消息,蘋果公司將向起亞汽車公司投資4萬億韓元(約36億美元)用于建立生產設施和汽車開發。消息稱,蘋果和起亞或在2月17日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2024年推出蘋果汽車。近段時間被傳的沸沸揚揚的蘋果造車消息已經呼之欲出。此消息傳出后,起亞股價應聲大漲12%。

為什么沒與現代簽約呢?這是為了避免成為“第二個富士康”,現代汽車方面計劃是通過旗下品牌起亞來與蘋果進行合作,這樣就可以避免其與主品牌關聯。有內部人士對此認為,這次的合作有助于提高現代和起亞的整體形象。但從長久來看,或許起亞只會為汽車提供外殼制造,而負責大腦則還是蘋果。

未來的蘋果電動車很有可能會基于現代集團的電動車平臺E-GMP打造,由現代集團旗下的起亞品牌負責在美國生產,而在零部件得供應商上,蘋果也會與來自現代旗下零部件商現代摩比斯合作。除此之外,為簡化車輛前期設計與測試環節,蘋果也會和PSA(標致雪鐵龍)、通用汽車合作開發新車。如果未來基于現代E-GMP平臺下的蘋果汽車市場反響較好,也許蘋果還是會考慮讓PSA旗下品牌、通用汽車代工造車。

在去年12月推出的現代E-GMP電動車平臺,據現代汽車官方給出的數據,在此平臺打造中所打造的純電動車,百公里加速最快不到3.5秒,最高速度可達260km/h,WLTP續航最大能達到500km。另外在充電方面,在800V高壓電池平臺的加持下,車輛可實現最高350kW的充電功率。

總的來說,蘋果與起亞汽車的合作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好處就是,供應鏈和地理位置。對于起亞母公司的現代集團來說,它在亞洲算的上一個經驗豐富的汽車制造商,而亞洲卻是蘋果供應鏈扎根的地方,所以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亞洲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所以在種種情況下,蘋果與起亞牽手合作這也是情理之中。

仔細想想,消費者對蘋果汽車有憧憬,這也就說明了對現有的汽車產品并不滿意。人們渴望蘋果能像當初顛覆手機行業一樣顛覆汽車產業。當然這里面困難肯定是存在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汽車如果成功入圈,對于汽車產業來說將是一次洗牌,在未來的發展上鹿死誰手還真的不一定。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