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造車2.0時代:賣手機、賣電視、賣空調都造車了,下一個是誰

發布日期:2021-05-20

核心提示:新造車2.0時代:賣手機、賣電視、賣空調的都造車了,下一個是誰?

如果說當年老賈帶著樂視掀起了國內新造車的第一股熱潮,那么2021年新造車的第二輪熱潮已經到來了。

今年以來,許多領域的跨界玩家開始擠進汽車圈,百度、小米、華為、大疆、360、創維、貨拉拉……

就在近日,電器巨頭美的宣布旗下的威靈汽車部件發布新品,又一個家電公司踏入了汽車行業。

再加上在此之前地產大亨恒大和寶能,以及釀酒的五糧液,從消費電子到地產再到白酒,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企業都盯上了汽車這塊肥肉。

照這個趨勢下去,康師傅和農夫山泉再傳出造車的新聞我都不驚訝了。

這么多巨頭跨界來造車,有的是為了夢想,有的迫于轉型無奈,當然不排除有些純蹭熱度,只想在資本市場收割點韭菜。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第二波新造車浪潮中涌現的各個領域的跨界造車玩家們。

家電領域

家電企業跨界造車其實已經不是新鮮事了,甚至它們才稱得上跨界造車的鼻祖。早在上世紀90年代,長虹、春蘭、奧克斯、美的等家電企業就嘗試過造車,只不過幾乎全軍覆沒。

5月18日召開新品發布會的美的,這次也屬于在汽車領域的二次創業了。2003年美的進軍了客車行業,但是沒能成功,2008年就暫停了造車項目。

如今美的從整車轉向了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布局了電機、電控和壓縮機為核心的汽車零部件產品,產品線涉及電機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輔助、自動駕駛系統。

再加上此前收購的德國庫卡機器人,美的集團在汽車零部件和生產制造領域都有了布局,而且已經擁有了不少客戶。


上個月,創維汽車舉行了新車發布會,實際上這并不是創維剛剛踏入汽車圈,早在2017年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就打算收購開沃新能源汽車,后來沒能成功,于是2019年創辦了天美汽車,推出了一款天美ET5,但是沒啥存在感。

這次的發布會,天美汽車正式更名為了創維汽車,天美ET5也變成了創維ET5,造車這件事在創維集團內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其實家電領域能叫得上名字的幾家巨頭,幾乎都踏入汽車圈了,最為大家熟知的是格力,董小姐當年的豪言壯語大家都記得吧?

“希望大家開著我造的車,用著格力的手機,控制著家里的溫度,享受著格力給你們帶來的美味佳肴,這就是我的夢想。”

2016年為了實現夢想,董明珠在格力董事會反對的前提下直接找來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組隊出資人30億元拿下了珠海銀隆22.39%的股權,開始造車。

只不過幾年過去了,董明珠計劃的“中國版埃爾法”艾菲MPV路上看不到身影,原本是銀隆支柱的客車銷量也銷量慘淡,只有董明珠自己還堅持認為,格力造車并沒有失敗。

其他幾個家電巨頭,海爾集團前兩個月分別與上汽和奇瑞簽約,打造汽車工業互聯網平臺,其旗下的海爾資本也參與投資了許多家智能網聯汽車服務商。

海信則在上海車展期間透露了自己在汽車電子領域的三大布局,車路協同、智能座艙和整車熱管理都有涉及。

即便公開表示不會造車的TCL創始人李東升,也承認公司會在新能源車載相關產品上發力。

消費電子

經過了N次辟謠之后,今年3月小米終于正式官宣造車,雷軍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CEO,首期投資100億元,算是今年最受期待的新造車。

最近小米注冊了多個汽車類商標,包括“小米出行”、“小米車聯網”、“小米智行”、“小米智聯”等,看來小米這盤棋下得挺大。

4月上海車展期間,最受關注的企業并非汽車公司,而是華為,因為雖然堅持不造車,但是華為在新車上的存在感卻是無比的高。

先是用一段搭載了華為自動駕駛系統的極狐阿爾法S刷了屏,緊接著又宣布華為商城開始賣車,首款車是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最近又傳聞華為打算入股甚至控股極狐和賽力斯,雖然官方辟謠了,不過華為在汽車圈的野心肯定不小。

上海車展期間,無人機巨頭大疆也正式亮相了旗下智能駕駛業務品牌——大疆車載,新業務會專注于智能駕駛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服務。

大疆在汽車領域的布局也是從2016年就開始了,如今已經得到大眾集團、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車企的認可,開始建立合作。

除此之外,還有“被造車”和蹭熱度的品牌,比如OPPO就在4月底被傳出籌備造車,知情人士表示雖然還未正式立項,不過OPPO一直在調研中。


 

與此同時,另一家手機品牌魅族自曝要進軍汽車行業,還搞了神秘海報預熱,后來發現不過是發布了一款帶有魅族涂裝的賽車。

互聯網公司

去年底,上汽就拉上了阿里和浦東新區打造了新的高端智能純電動車項目智己汽車,算是阿里造車版圖中的一次嘗試。

今年1月,百度又官宣了造車,還拉來了吉利幫忙,3月集度汽車正式完成注冊,首款車預計會在2024年面世。

BAT中兩家已經造車了,騰訊雖然沒有直接進入整車制造領域,不過在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等領域也有很深的布局。

5月11日,又有一家互聯網公司加入了造車領域,這就是360,不過周鴻祎沒有選擇直接造車,而是以股東身份投資了哪吒汽車。

360在汽車圈也混跡許久,主要深耕汽車安全領域,所以跨界造車也屬于水到渠成。

出行公司

4月,有報道稱滴滴正式啟動了造車項目,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只不過官方一直沒有給出明確回復。

關于滴滴造車的傳聞,這幾年沒少出現,畢竟它有完善的出行業務布局,又有自動駕駛技術積累,造車似乎順理成章。

去年,滴滴和比亞迪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款定制網約車D1,也算是曲線造車的嘗試了。


 

另一個出行領域的公司貨拉拉,最近也被傳出啟動了造車項目,還在大力招募新能源貨車制造方面的崗位。

對于出行公司來說,有了自己造的車,就能實現完美的生態閉環,所以被傳出造車也就不奇怪了。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