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海順資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徐前,注冊資本5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票務代理服務;國內貨物運輸代理;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食用農產品零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順豐速運集團(上海)速運有限公司100%控股。

其中,其經營范圍包括票務代理服務、國內貨物運輸代理、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食用農產品零售、環境保護專用設備銷售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擔任新成立科技公司法人的徐前曾經是順豐速運華東大區總裁,2019年卸任之后作為順豐集團副總裁,助理CEO就沒有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他曾在2020年一場MBA的研討會中說過:“時代的好壞取決于你做了什么。”顯然現在的順豐想要做的是延續屬于他們的時代。
作為國內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今年2月,順豐市值曾達到歷史最高,一度超過5600億元。
4月22日,順豐控股公布2021年一季度業績,虧損9.9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9.07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滑209%。
此前,在順豐控股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上,順豐董事長、總經理王衛曾表示,“二季度肯定不會再虧,但全年利潤還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因為未來要繼續戰斗,未來三年還有很多目標要實現,到時候公司的股價不應以物流公司的估值體系來看。”
眼下,跨界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名單還在增加,除了直接造車以外,華為、美的等新晉科技公司也開拓出了賣車、為整車企業配套零部件等玩法。對于順豐來說想要轉型是正確的事情,但是如何轉型,如何踏準節奏,特別是中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如何結合自身優勢進行突破,這才是順豐最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