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力工業的關鍵基礎設施,電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先行官和助推器的作用,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聯網規模最大、電壓等級最高、安全水平最強、先進技術最多、服務人口最廣的電網。
基于我國電網當前面臨的形勢與需求,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的普惠電網建設,將為行業提供可借鑒的路徑參考。
我國電網發展面臨的形勢與需求
肩負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任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核心是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電網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責任重大,可以發揮“頂梁柱”和“壓艙石”的作用。
肩負促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使命
2021年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電網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作為能源轉換利用的重要樞紐和能源資源配置的基礎平臺,將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電網能夠友好接納和優化配置多種能源,支撐新能源發電、多元化儲能、新型負荷大規模友好接入,能夠提升終端能源利用效率,帶動全社會能源消費強度降低,促進在能源供給側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在能源消費側全面推進電氣化和節能提效,是促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將發揮“紐帶”和“平臺”的作用。
肩負持續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責任擔當
電網是關乎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是整個經濟社會的“血管”和“神經”,直接連接至終端用戶、覆蓋至生產生活各方面、服務至廣大人民群眾。電網企業充分感知終端用戶的實際需求,積極投資建設各級電網、改造升級農村電網、推動煤改電、實現村村通動力電、推廣光伏扶貧、援助邊遠地區用電等,是助力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的堅實保障,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大國重器”的作用。
中國特色普惠電網的理念和內涵
中國特色普惠電網的理念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電網發展成果普遍惠及經濟社會運行、各行各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
電網作為公用基礎設施,首要作用是滿足各行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對優質可靠供電的需求,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此外,基于基礎設施的正外部性特點,電網的技術進步、投資建設、改造升級都將間接提升社會相關產業的生產率,進而促進全社會的現代化發展。電網發展成果對社會的影響具有普惠特性。
中國特色普惠電網的內涵是,充分發揮電網設施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鏈接樞紐作用、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在服務現代產業體系中的輻射拉動作用,促進能源清潔轉型、新發展格局構建、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和正外部性的最大化。
電網設施的能源鏈接樞紐作用有利于促進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進而加速能源轉型發展,比如可再生能源九成左右都需要轉化為電能才能高效利用,采用主網和分布式電網協調運行的方式,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資源配置作用有利于促進區域間互聯互通,實現電力普遍服務;輻射拉動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促進電力產業鏈上下游轉變發展方式,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特色普惠電網的具體表現形式
發揮電網設施的能源鏈接樞紐作用,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雙碳”目標實現
電網設施將電力能源輸送至千家萬戶,實現了電力能源供應和需求的鏈接,將有效提升全社會的能源供給清潔化、消費電氣化水平,推動能源轉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發揮電網平臺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服務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布局
電網企業基于企業平臺集團化的優勢,利用企業內部資源為全社會賦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電網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當前,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布局,電網企業將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先行官,架好連心橋,全力提升東中西部、城市和鄉村、富裕和貧困等地區的電力普遍服務水平。
發揮電網行業的輻射拉動作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電網作為電力基礎設施和裝備的重要載體,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技術進步將推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形成技術與產業的良性互動。電網相關產業鏈條長,電網企業依托電網平臺將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業和企業的協同有序發展,為提升產業技術發展水平、維持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性、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均供職于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