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作為原子量最小的金屬元素,具有極強的電化學活性,可以與其他材料反應,形成各種化合物,目前鋰及其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玻璃和陶瓷、電池、潤滑脂、醫藥、冶金、航空航天等下游市場。

碳酸鋰:按照純度及雜質含量高低可分為工業級及電池級,工業級碳酸鋰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領域,此外,工業級碳酸鋰還用于制備電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鋰,用于各類鋰電池;電池級碳酸鋰主要用于中低鎳三元鋰電池,最終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氫氧化鋰:按照雜質含量高低可分為工業級及電池級,工業級氫氧化鋰主要用于制備鋰基潤滑脂、玻璃陶瓷添加劑等;電池級氫氧化鋰主要用于中高鎳三元鋰電池,最終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金屬鋰:主要用作催化劑,在醫藥、石化、精細化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一、 歷史價格回顧:
2015-2017年,因下游需求爆發,疊加鋰資源匱乏,鋰價格急劇拉升。2015年,受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激勵,終端新能源汽車需求迅速拉動對鋰鹽需求,鋰鹽價格快速上漲;2016年由于新能源汽車騙補調查影響短期內出貨量疊加因價格上升,新增供給開始放量,鋰鹽價格有所回調;2017年,下游需求端延續高增長,產業鏈補庫存需求上升,拉動鋰價進入又一波上漲期;
2018-2020年第二季度,鋰鹽及鋰資源供給超預期釋放,需求端增長則不急預期,產業鏈庫存高位,鋰價承壓,進入下跌周期。2018年,國內碳酸鋰供給為16萬噸LCE,同比增長近30%,而全球新擴建鋰礦項目正陸續投產,市場供給過剩造成鋰價下跌;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下游需求迅速弱化,20年春節前夕,部分鋰鹽廠為回籠資金,降價出貨;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突發致下游延期開工,碳酸鋰需求進一步下滑,下游低開工率向碳酸鋰傳導,造成降價;
2020年第三季度-至今,受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以及全球鋰資源供應的緊缺,鋰鹽又再次進入上升周期。2020年,各國尤其是歐洲國家加大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317萬輛,同比增長約34%,而資源端受2019年澳洲礦山出清影響,全球鋰資源緊缺,成為鋰鹽供給的主要瓶頸。
二、全球鋰需求分析
2020年全球碳酸鋰近一半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預計到2025年,主要受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全球碳酸鋰需求量預計增至61萬噸LCE,5年復合增速為14%,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占比將近60%;
2020年全球氫氧化鋰近70%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預計到2025年,受動力三元電池高鎳化進程加速的拉動,市場總體對氫氧化鋰的需求量將增至45萬噸,5年的復合增速為30%,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占比近90%。
1. 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2020-2025E)
隨著各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日益成熟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逐漸提高,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將達1,800萬輛,2021-2025年復合增速為28%,并將帶動鋰電池需求量達1088GWh,復合增速為32%;其中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預計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21%,新能源汽車總產量預計達到801萬輛,繼而帶動鋰電池需求量達490GWh, 2021-2025年復合增速為31%。
近幾年,動力領域三元電池路線逐漸取代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主流,未來新能源汽車高續航趨勢不變,具備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鎳電池將是未來主流技術方向,因此對于上游鋰鹽的需求增量主體也將從碳酸鋰轉移至氫氧化鋰。
全球主流車企電動化轉型已開啟,未來將有更多的高續航里程車型的出現,預計到2025年,全球動力領域三元鋰電池的應用比例將達到76%,其中高鎳電池的應用比例為61%,將拉動氫氧化鋰需求增至39萬噸LCE;中國動力領域三元鋰電池應用比例將達到60%,其中高鎳電池的比例的為55%,拉動氫氧化鋰需求增至23萬噸LCE。
2. 消費電子市場分析(2020-2025E)
近年來傳統消費電子用鋰電池市場相對穩定,未來隨著電動自行車需求的增長,以及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費電子產品的不斷涌現,預計消費型鋰電池市場將維持穩定增長的趨勢。
2020年始,受智能手機更新換代加速影響,手機平均帶電量增加,以及智能終端產品種類增加如電動自行車、無線耳機、移動電源、智能音箱等,3C消費電子電池整體增長明顯,全球市場同比增長20%。
2021年起,隨著5G換機潮延續、物聯網設備興起,以及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智能家居等新興消費類電池市場的興起,預計到2025年,全球消費電子電池總需求可達183GWh,2021-2025年復合增速為17%,其中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總需求為130GWh,復合增速達18%。
由于下游消費電子市場范圍較廣,消費電子用鋰電池種類也較為豐富,傳統消費電子應用以鈷酸鋰電池為主,新型消費電子應用則涵蓋三元、磷酸鐵鋰、鈷酸鋰及錳酸鋰電池;由于消費類電池對能量密度要求沒有動力類電池高,高鎳三元趨勢在消費領域并不明顯,因此消費電子對鋰的需求增量主要集中于碳酸鋰。
2020年以后,消費電子市場的市場驅動轉移至新型消費電子領域,如電動自行車、無線耳機、移動電源、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由于此類市場更加關注電池性價比,而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錳酸鋰電池因單wh成本更低,性價比相比鈷酸鋰電池更高,在消費電子市場的應用比例正逐步提高。
3. 儲能市場分析(2020-2025E)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儲能市場將進入快速增長期,隨著各種專項政策不斷加碼,下游應用領域更加多元化以及系統成本的下降,預計到2025年,全球儲能裝機量將達到56GWh,2021-2025年復合增速為18%。
應用場景多元,市場空間巨大:儲能按照應用場景可大致分為發電側(光儲及風儲)、用電側(家庭及工商業)及電網側(調峰及調頻)。
用電側:因政策補貼激勵及儲能自發用電的經濟性,海外家庭用儲能近年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需求主要集中于發達地區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在電價高昂,新能源改革的大背景下,預計海外家庭儲能的滲透率有望繼續提升;
發電側:針對碳中和的目標,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而儲能設備對于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站電力消納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內多地已出臺相關政策,對新能源配儲比例提出要求,預計未來國內電站配儲的需求將實現較快增長;
電網側:可再生能源發電對發電頻率、波動穩定的要求更高,因此儲能調峰調頻應用也日益增多,且相較傳統火電,電化學儲能的經濟性更高,未來,新增調峰市場及替代市場正逐漸擴大。
鋰電儲能綜合性能出色,占據市場主流:目前儲能技術中,抽水蓄能以及電化學儲能的商用化程度最高,電化學儲能中鋰電池儲能因具備充電速度快、放電功率大、系統效率高等優勢,占據近90%的市場占比,為未來主流儲能技術發展方向。
鋰電儲能中,磷酸鐵鋰電池相比三元鋰電池,安全穩定性更高、循環壽命以及全周期成本更優,磷酸鐵鋰電池逐漸成為儲能主流技術方向。2020年,全球儲能鋰電池出貨量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達75%,預計到2025年,磷酸鐵鋰電池占比還將提升至80%,因此未來,儲能市場將主要拉動對碳酸鋰的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