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啟動 未來應建立健全換電技術標準體系
隨著電動汽車用戶越來越多,充電慢、充電要排隊非常影響用戶體驗,高速服務區新能源汽車排隊充電就一度沖上了熱搜。 而此時,換電模式的應用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記者注意到,此次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涉及11個城市。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包括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分別是宜賓、唐山、包頭。
隨著電動汽車用戶越來越多,充電慢、充電要排隊非常影響用戶體驗,高速服務區新能源汽車排隊充電就一度沖上了熱搜。 而此時,換電模式的應用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日前,工信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
記者注意到,此次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涉及11個城市。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包括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分別是宜賓、唐山、包頭。
據了解,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能方式主要有兩種——“充電”和“換電”。充電樁充電模式是目前比較普遍的補能方式,使用充電樁為汽車提供能源。而換電模式則是通過為新能源汽車更換動力電池的方式,達到補充能源的目的。
補能新模式
根據公安部和充電聯盟相關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2021年6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不足100萬輛增長至600多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快速發展階段。按照現有增速測算,預計2025年滲透率將達到20%以上。
與此同時,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方式也在不斷更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建成各類充電樁194.7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92.3萬個,私人充電樁102.4萬個,換電站716座,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設施網絡。
但是由于充電樁項目投資回收期長,利用率低,充電樁不能夠完全貼合所有應用場景,因此,推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創新發展呼聲很高。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試點工作以城市為主體自愿申報,申報方案包括本地區開展試點的基礎條件、試點內容、目標任務、實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內容。
工信部表示,在各城市申報和省級主管部門審核基礎上,經形式審查、專家材料評審、視頻答辯評審,綜合確定了此次試點城市名單。此次入圍的試點城市亮點在于產業基礎好、推廣規模大、政策支持力度大、應用場景豐富、節能減排潛力大、換電經驗豐富。
“換電模式能夠得到認可,根本原因是換電模式能夠有效解決新能源發展的瓶頸問題,推動產業走向成熟。相比之下,換電模式補能過程比加油還快,且無需停車位支持,更顯集約高效。通過車電價值分離,可以降低消費者購買門檻,并解決新能源車殘值低的問題。” 中研普華研究員張佳林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也有專家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分析指出,換電模式是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的重要路徑之一, 換電模式在降低購車成本、消除里程焦慮、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尤其是換電不需要等待數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充電時間,而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完成全部換電過程。
據了解,目前國內的換電站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電池包整體替換、電池包分箱換電和移動換電車換電。
一位電池行業專業人士表示:“換電站對于高能量密度的電池而言更合適。因為汽車電池雖然可以快充,但快充次數多了電池壽命必然會受到損害,這是現在任何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都存在的問題。而換電的方式,正好可以減少甚至避免快充造成的電池安全隱患。”
健全換電技術標準體系
近十年,我國換電相關企業注冊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受國家政策影響注冊量急劇增長。
據了解,2020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明確指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換電模式車輛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也確認了換電和充電并列的地位。
11月1日,換電領域的標準文件《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正式實施。據悉,這是我國汽車行業在換電領域制定的首個基礎通用國家標準,有助于提升使用換電技術的電動車在機械強度、電氣安全、環境適應性等方面的安全水平,保障換電電動汽車的安全性。
就我國換電相關企業規模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換電相關企業6.75萬家。2019年新增3710家,同比增長27.98%。2020年新增1.66萬家,同比增長348.71%。2021年前10月,新增3.36萬家,同比增長184.83%。
根據《通知》,本次試點總體推廣目標為推廣換電車輛10+萬輛、換電站1000+座,其中包括突破換點產品關鍵技術,打通基礎設施審批流程,建立換電汽車監管平臺,健全換電技術標準體系,形成換電模式產業生態,構建換電政策支持體系。在節能減排方面,力爭達到節省燃油70+萬噸/年、碳減排200+萬噸/年。
那么,換電模式試點城市推動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張佳林指出,目前各類型換電站還未能完全實現不同品牌車輛、不同型號電池之間的交叉換電,針對這一現象,建立健全換電技術標準體系,打破不同品牌換電協議隔閡,打造換電模式良好產業生態是此次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對于如何將換電模式從試點城市到全國,張佳林指出,充換電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點。無論是充電還是換電,很難做到全國一個標準或一個平臺,不同的地區/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策略,局部統一、共享只要找到市場生存空間,被市場接受,能實現商業價值就有其存在價值。換電共享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規模影響之下,其發展也是一個需要不斷 探索和試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