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多個企業反映動力電池出口環節儲存運輸難度加大,影響企業發展。主要問題是:
◎ 生產包裝環節,危包證辦理繁瑣、流程長、耗時長。
◎ 倉儲環節,用于動力電池儲存的危險品倉庫明顯不足。
◎ 物流環節,危險品集裝箱拖車嚴重不足,碼頭危險品堆位不足。
◎ 海運環節,艙位難定,集裝箱短缺,也有船東拒接鋰電產品海運。
◎ 鐵路運輸環節,中歐、中亞鐵路不接受鋰電產品運輸。
對此,筆者建議: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環節要跟上科學技術進步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步伐。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領先于世界,帶動動力電池迅猛發展。除汽車外,動力電池還廣泛應用于儲能等其他領域。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成本下降很快,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將迅速擴大。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動力電池的儲存、運輸系統也必須相應發展。因此,有關部門應做出相應規劃,同步擴大動力電池儲存運輸所需要的倉庫、碼頭、運輸車輛。動力電池正在由小宗商品發展為與國民經濟各方面聯系密切的大宗產品,相應的管理流程也應改進。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應繼續將動力電池作為危化品管理,但作為大宗商品,管理方法、流程需要改進。
第二,科技進步、經濟發展需要管理創新來支撐。對于動力電池儲存、運輸環節的安全管理,已有成熟的國際標準,我國也應該有相應的國家標準。這并不需要創新。但是中歐、中亞鐵路運輸不接受動力電池運輸的管理思路需要創新。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多數產業和技術領域,多是跟隨發展,所以在管理上也都沿用發達國家成功經驗。但是,現在我國正在走向科技自立自強,創新發展, 僅僅延用發達國家成功管理經驗就不夠了,需要在管理上也相應創新,才能支撐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求。
第三,政府管理人員在強調合規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創新、有所擔當。
當前,動力電池儲存、運輸環節的困難,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疫情造成的。但是也確實有需要從管理環節改進、創新的地方。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的新階段,不但科學技術人員需要注重創新,企業要注重創新,政府部門也應該注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