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000651)10月30日晚間公布了關于珠海銀隆收購案的臨時股東大會投票結果:收購方案以略超過2/3的票數獲得通過,但關于配套募資的25項議案統統被股東否決。不過根據公告,即便定增不成功,但是并購方案獲得了股東大會的通過,也將可以順利實施。
格力并購珠海銀隆議案過關 97億元配套融資被否
配套融資被否“不影響并購”
回溯今年8月以來格力的這個歷史性的跨界計劃:格力電器先后發布多項公告,宣稱擬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珠海銀隆100%的股權。10月25日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修訂稿》(以下簡稱“草案”)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是并購,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銀通投資集團、陽光人壽、華融致誠貳號、東方邦信等共計21位交易對方持有的珠海銀隆100%股權。發行股份總數量為8.35億股,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為12.19%,占募集配套資金發行完成后總股本比例11.17%。
第二部分是定增。草案透露格力電器擬向大股東格力集團、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銀通投資集團、珠海拓金、珠海融騰、中信證券、孫國華和招財鴻道,共計8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96.94億元,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擬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100%。
以上的并購和定增方案的每股發行價均為15.57元/股,鎖定期為12個月~36個月。業績補償方面,珠海銀隆承諾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2億元、10億元和14億元。
事實上,早在8月格力首次披露此次跨界切入新能源汽車的議案開始就引發了較大爭議。不少股民認為議案存在著對銀隆汽車的估值偏高,而格力的定增發行價格偏低等“硬傷”。 8月25日,深交所向格力電器發出問詢函,就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交易價格的評估標準、珠海銀隆的客戶以及未來經營狀況的預測、電動車市場發展前景等連拋29個問題。格力電器也因此屢次修改了并購方案及將募資的數量降低了數億元。
而此次獲得通過的議案主要是針對并購部分,即此次收購的價格標準、購買資產的議案以及發行股份數量、鎖定期等等針對收購細節方案的議案,而未通過的部分主要是集中在定增募資方面,關于募集資金的數量、用途以及鎖定期以及定增投資可行性報告等等。這說明,大部分股東是同意以15.75元的價格并購珠海銀隆的,只是對配套融資較為反感。特別是一部分中小投資者,對并購本身及配套融資均持否定態度,因此幾乎在表決所有方案時一律投下反對票。
根據草案的表述,“本次募集配套資金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為前提條件,但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成功與否并不影響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實施。”這意味著即便定增不成功,并購方案此次獲得了股東大會的通過,也將可以順利實施。
誰在投反對票?
此次格力電器股東大會表決結果中,超2/3的股東對收購資產及配套募資態度是“對收購和配套募資均反對”。據記者了解,股民反對理由多是“珠海銀隆估值過高”、“小股東利益被攤薄”等。有專業人士分析稱,由于財務人員偏于保守,導致15.57元的發行價格遠低于格力電器的實際價格,由此帶來的是發行數量大幅超過預期、股東利益被攤薄等一系列效應,希望能將增發方案進行優化。
前十大股東中又是誰在反對配套募資方案?公告顯示,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明珠等公司關聯股東對相關的議案表決進行了回避。而格力集團和董明珠是最為支持此次方案的,在投票中回避,恰恰使得其他持反對意見的股東在投票中的影響有所加強。有消息稱, 一家持股過億的機構對募資方案持反對意見,不排除投了反對票。
此前廣為關注的是格力借收購珠海銀隆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而配套募集資金近97億元帶來的一些變化則較少為關注。此次配套融資被否,更將定增募集背后的利益博弈引入眾人視野。據測算,董明珠可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增加1%的股權比例,成為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其在格力電器中的話語權將得到明顯提升。
較早前,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于上述股東大會現場“發飆”,稱此次會議是其唯一一次進場未獲得掌聲的會議,直言格力電器分紅力度較大,并未虧待投資者,措辭較為嚴厲。不過無實質證據表明,此次會議票決結果與董明珠的言論有直接關系。
格力電器10月30日晚間還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2.29億元,同比增長12.82%。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