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開放平臺、一批合作企業(yè),國家電網正編織一張覆蓋全國的社會充電樁“充電網”。這是張統(tǒng)一、可控、有保障的“充電網”,有望吸引社會資本涌入充電樁行業(yè),掀起新一輪造樁建樁的熱潮。
全國充電一張網
近日,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國網電動)在線上舉行“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臺合作伙伴論壇”,正式向中小充電運營商提供免費運營平臺。“國網電動社會樁開放平臺,是國家電網落實新基建工作部署的重要成果。”國網電動副總經理闕詩豐說。
建立開放平臺,是國家電網針對充電樁產業(yè)鏈上下游痛點提出的解決方案。
“雖然充電樁行業(yè)運行近10年,但產業(yè)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痛點。”國網電動首席運營官李厚志說,“這個平臺就是我們?yōu)閺V大中小運營商提供的一套可控、穩(wěn)定、易用、有流量的運營系統(tǒng)。”
他介紹,中小運營商面臨“小平臺、高成本、少收入”的問題及對資金安全的顧慮;充電樁廠商在軟件開發(fā)和運營維護上存在短板;充電運營商眾多,令用戶體驗不佳。
加入國網平臺的門檻并不高。對于已建立平臺的運營商,國網電動提供設備與平臺的免費聯(lián)調;對于沒有平臺或計劃進入充電行業(yè)的投資者,國網電動與51家充電樁制造企業(yè)合作,提供符合平臺接入標準的充電樁設備。“向我們合作的廠家選購設備,就可以通過統(tǒng)一的協(xié)議和規(guī)約,直接接入平臺。”李厚志說。
低門檻的背后,是國家電網建立充電樁新標準的雄心,正如李厚志所言:“平臺成立的目的是協(xié)同行業(yè)、建立新標準和提供新服務。”
許繼電氣(13.350, 0.07, 0.53%)、科林電氣(12.190, 0.04, 0.33%)、通和電子、科士達(12.190, 0.05, 0.41%)、盛弘股份(18.400, -0.50, -2.65%)等充電樁制造相關上市公司已獲得國網電動發(fā)布的測試通過證書,所售充電樁均可直接接入國網平臺。論壇上,一家充電樁制造企業(yè)的負責人直言:“對于建成全國充電一張網的‘充電聯(lián)’,我們期待已久。”
此次開放平臺的上線,是國網電動“聚閑樁、惠萬家”的第二步。今年3月,國網電動針對私人充電樁啟動“尋找合伙人”活動,私人充電樁主在“e充電”軟件上提交相關信息就可免費接入,國網電動承擔改造成本,并提供商業(yè)運營和管理。“通過聚集社會樁資源,進一步擴大國網智慧車聯(lián)網平臺充電樁的規(guī)模。”闕詩豐說。
借社會資本壯大規(guī)模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國家電網免費開放平臺,頗有筑巢引鳳之意。
“國網平臺對社會資本而言很有吸引力。之前充電樁不太賺錢,現在買合作廠家的設備就能接入平臺,啟動資金、運營壓力都會小很多。”一名券商分析師表示。
充電樁的建設被視為電動汽車推廣和普及的重要配套。在經歷初期的高速發(fā)展后,充電樁行業(yè)進入調整期,新建速度放緩。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6月起,國內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同比增速持續(xù)降低;目前的車樁比約為3:1,距離1:1的配套目標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國家電網本身是做配售電的,優(yōu)勢明顯,有了國家電網的支持,充電樁鋪起來更快了。”上述分析師稱,“面向未來的微電網、智能充電樁,若有國家電網的推動,更容易實現。”
充電樁早已擺脫單一的充電功能。新涉足充電樁業(yè)務的寧德時代(153.960, 2.56, 1.69%),在3月推出“智能微網一體化儲充系統(tǒng)”,可同時實現儲能、充電和電動汽車檢測;大眾汽車則在探索電動汽車儲能,即車輛到電網的新商機。“作為電動汽車和電網的連接載體,充電樁是智能化、數字化和自動化等新技術的融合應用,也是能源互聯(lián)網的重要入口。”闕詩豐說。
國家電網還計劃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這幾乎與現有規(guī)模相當。
國家電網大手筆的投入攪動著行業(yè)格局。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聯(lián)盟內成員單位上報公共類充電樁共計54.7萬臺。其中,特來電、星星充電和國家電網以15.5萬臺、13.1萬臺和8.8萬臺分列前三名。隨著自建與擴軍的完成,國家電網后來居上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