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特變電工(SH600089)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簽署了《多晶硅戰略合作買賣協議書》,后者將于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間向前者采購原生多晶硅82200噸。按照硅業分會最新公布的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測算,協議總金額預計約合人民幣154.58億元(不含稅,不構成價格承諾),占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約35.06%,協議有效期內年均執行金額占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約7.01%。
協議條款顯示,產品單價采取月度議價方式進行確定,在每月25-30日前參考當期市場價格,協商確定次月訂單的合作價格。若無法達成一致,則參考當月25日所在周的硅業分會中單晶致密料的成交均價作為合作價格。付款方式主要以票據為主,同時雙良硅材料公司會支付一定的預付款,但預付款數額未披露。
特變電工成立于1993年,是中國重大裝備制造業核心骨干企業,主營業務涵蓋輸變電業務、新能源業務以及傳統能源企業。其中,輸變電業務主要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及其他輸電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新能源業務主要包括多晶硅、逆變器的生產與銷售,以及為光伏、風能電站提供設計、建議、調試及運維等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傳統能源業務主要包括煤炭的開采與銷售、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
截止到2021H1,特變電工總營收達到225.31億,同比增長25%。其中,新能源業務收入占比近30%,同比增長144%;輸變電業務收入占比超過40%,同比下降4.6%;傳統能源業務收入占比在20%左右,同比增長17%。從業務生命周期的視角來看,輸變電業務和傳統能源業務已經進入到成熟期,能夠為正值成長期的新能源業務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持,企業的業務結構合理。同時,成熟期業務與成長期業務同屬于電力行業內,在電力行業“能源革命”的關鍵階段,特變電工的業務生命周期矩陣與行業變革完美契合——在長遠視角下,傳統能源業務將逐步進入到衰退期,但新能源業務的發展能夠將傳統能源業務“返老還童”。
從公司的業務布局來看,無論是硅料,還是特高壓,均為電力工程的高附加值環節。隨著近些年光伏行業的景氣度不斷提升,特變電工的盈利能力亦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比如,銷售毛利率達到25%,相較于2020H1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業務毛利率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13.58個百分點,達到29.23%,主要受益于多晶硅價格的上漲及銷量增加;而變壓器、電線電纜業務受會計準則調整影響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也就是說在不考慮會計準則調整的前提下,實際毛利率的增長要高于4個百分點。
從未來成長性來看,“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相關業務的高景氣度是特變電工未來的成長主線。具體而言,硅料的生產與銷售、新能源電站建設、輸配電與特高壓是主要增長點。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22年硅料產能將得到集中釋放,市場預期硅料價格將大幅下降。但由于主要原材料三氯氫硅的擴產有限,疊加“雙控”政策的影響,硅料價格仍有較強支撐,即使價格回落,空間也有限。因此,特變電工2022年硅料業務出現業績大幅下滑風險的可能性有限。
正是得益于公司管理層頗具眼光的戰略布局,特變電工的股價在業績高增長以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熱門概念的加持下一路走高,年內連創歷史新高,總市值最高觸及1100億。從近期股價走勢來看,短期內仍有再創新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