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18.SH,以下簡稱“江淮汽車”)發布了2017年4月產銷快報。截止到2017年4月,江淮汽車共銷售乘用車83380輛,與2016年同期相比,銷量同比下跌59%。其中,SUV車型累計銷量同比下滑49.34%,MPV車型銷量下滑10.96%,轎車銷量下滑26.18%。從江淮汽車的產銷快報可以看出,其乘用車銷量并非首次出現下滑,自從步入2017年以來,江淮汽車就在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連續遭遇“腰斬”尷尬。
針對江淮乘用車當前的產銷狀況,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沒有說明原因。

產銷雙降
在吉利、長城、長安等自主品牌車企紛紛向上突圍的階段,江淮汽車在傳統乘用車市場和新能源市場的銷量“失利”頗為耐人尋味。針對江淮汽車當前的發展現狀,國聯證券給出的風險提示為“公司乘用車銷售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車增長不及預期”。
從江淮汽車發布的第一季度產銷快報來看,江淮汽車的銷量增長多來自于商用車板塊和出口板塊,在乘用車領域,江淮汽車在轎車、SUV、MPV三大細分市場的銷量總和分別為7722輛、19173輛和88945輛,累計同比下滑分別為38.8%、14.6%和49.7%。國聯證券的研報顯示,江淮汽車在第一季度的SUV 銷量為4.5 萬輛,同比下滑49.7%,連續兩年獲得小型SUV 銷量冠軍的瑞風S3 一季度銷量同比減少65%,遭遇“斷崖式”下跌。與此同時,同為小型SUV的江淮瑞風S2銷量下降幅度也達到43%。除基數較小的江淮瑞風S5在出口市場表現優秀以外,江淮乘用車幾乎沒有亮點。
在查閱江淮汽車產銷快報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除MPV車型產量下降幅度較小之外,江淮SUV和轎車在前4個月的生產數量均有超過40%的下滑幅度。在此基礎之上,江淮乘用車在前4個月的單月銷量下跌幅度分別為62%、56%、50%以及68%。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我國各大自主品牌的當前發展態勢來看,江淮汽車在銷量和盈利能力方面均顯疲軟。
除傳統乘用車領域出現下滑之外,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也不樂觀。雖然已形成iEV4、iEV6、iEV7等較為完善的新能源產品布局,但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銷量卻沒有隨著產品的豐富而增長。快報顯示,江淮汽車新能源板塊在1~4月的銷量分別為0輛、125輛、1627輛和3644輛。對于江淮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銷量下滑,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田永秋分析稱:“市場競爭加劇及新能源補貼減少兩大因素導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驟降。”
從當前的銷售數據來看,倘若江淮汽車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銷量,將很難完成在今年年初定下的40萬輛的銷量目標。
盈利下滑
對于多數汽車企業而言,銷量與利潤基本“共同進退”。在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江淮汽車的營業利潤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從江淮汽車發布的第一季度報告來看,其在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37億元和2.7億元,分別下滑6.47%和2.19%。雖然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了7.06億元,但其主要原因是江淮汽車將新能源汽車成本計入主營業務成本,將應收客戶的金額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將應收新能源汽車補貼計入營業外收入。按照江淮汽車的說法,本期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同比下降,新能源汽車業務在利潤表中營業利潤為負數,但因傳統燃油車銷量占比同比增長,所以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
股價變動顯示,江淮汽車最近三個月的累計漲幅為-15.21%,從數據分析來看,江淮汽車在近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ROE)為9.74,低于業內平均值(14.39),根據相關機構的估值比較,江淮汽車在2017年的市盈率為14.95,低于行業平均值16.39。與上年同期相比,江淮汽車的扣非凈利潤也由去年的2.3億元變成了1.9億元,同比下降16%。
事實上,早在2016年,江淮汽車就遭遇了毛利率下滑、單車利潤低、重點發力的主流市場成績平平以及過度依靠新能源補貼等尷尬。江淮汽車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方面雖然在2016年實現了35.49%的同比增長,但其單車利潤不足2000元。對此,有分析稱“單車利潤高低的核心在于車型和品牌的競爭力上,不能僅依靠數字計算。而江淮汽車之所以單車利潤低,很大程度上與它的以價換量策略有關”。
2016年,江淮汽車SUV車型銷量為27.56萬輛,同比增長8.87%,其中瑞風S2和瑞風S3兩款小型SUV占據了江淮汽車SUV車型銷量的96.4%,占據整體乘用車銷量的近七成。按照官方數據,江淮汽車這兩款小型SUV的售價在5萬~9萬元之間,售價均低于同級別車型。
相關資料顯示,江淮汽車iEV4、iEV6E和iEV7,補貼后價格為4.95萬~8.95萬元。從江淮汽車旗下新能源產品的售價來看,以價換量的策略也被運用于這一領域。新能源車型大力度的降價和補貼,在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產品銷量的同時,也為制造商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在業內人士看來,低價換市場的策略不但會降低品牌形象,也同樣會使車企更加依賴政府補貼,從而降低自身產品的獨立存活能力。從江淮汽車2016年的財報來看,江淮汽車在2016年獲得政府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約為35.74億元,而新能源汽車的收入為32.69億元,補貼超過銷售收入3億元,是公司去年整體利潤(11.62億元)的三倍。
在“低價走量”尚且換不來銷量增長的情況下,江淮汽車將采取怎樣的市場策略來化解其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雙重尷尬?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