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與樂視的愛恨情仇落幕,易到的未來依然生死未卜

發布日期:2017-07-18  來源:億歐網  作者:趙玲偉

核心提示:曾經,易到徘徊在生死邊緣時是樂視貌似雪中送炭的收購,如今,樂視的困局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而易到最終也淪為被樂視倒手賣出的
 樂視還錢,樂視與易到,樂視困局,樂視股東大會

 

曾經,易到徘徊在生死邊緣時是樂視貌似雪中送炭的收購,如今,樂視的困局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而易到最終也淪為被樂視倒手賣出的一枚棋子。易到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網約車先驅者身份葬送,直至現在風波不斷的呢?市場兇險,有時候一招不慎,便會落得滿盤皆輸。

迷之未來

近期,“樂視還錢”的鬧劇滿城皆知,要債陣營里除了樂視本身的供應商,還不乏當時還屬于樂視生態中的易到平臺車主,車主提現難問題一度造成了易到的信任危機。直到7月14日韜蘊資本公開聲明已接盤易到,而且已經注入資金解決車主提現問題,人心才稍得安撫。

現在的易到情況如何?億歐在近兩天采訪了兩位易到車主。一直在使用易到平臺的車主A表示,現在易到提現已經沒有問題了,7月14日之后,易到平臺的司機和訂單明顯多了起來,雖然和滴滴比還是少很多,但在北京五環內已經有了一定體量的用戶,五環外還是基本沒有覆蓋。

易到始終貫徹的專車模式也確實圈粉了一批中高端用戶,同時用過滴滴和易到的車主B明顯感覺到,易到的用戶素質更高。

韜蘊資本的投資聲明中認為易到最大的價值是超過4000萬用戶和600萬平臺車主,而“新東家”能否解決易到的資金和信任問題還是個未知數。甚至有媒體分析,韜蘊資本是一家投資機構,沒有運營管理網約車項目的實際經驗,加之出行領域補貼瘋狂,韜蘊資本本身沒有那么大的資金規模,未來易到有可能會被三度易手。

對此收購案,億歐研究戰略副總裁由天宇分析稱,從商業角度看,基金公司的投資策略有一條叫做“沒有壞資產,只有貴資產”,所以對于行業外的韜蘊資本來說,低價買進也許是考慮收購易到的一部分因素。基于此,雖然韜蘊資本尚未披露易到的收購價格,但由天宇分析韜蘊資本的收購價格會低于市場價格。

此外,由天宇還認為:“易到還是有它自己一定的品牌價值,如果新的管理層入主后可以把易到的資金問題解決、戰略方向確定,易到還是有機會占有出行領域的市場份額。”

從行業方面看,滴滴目前可以說在出行市場上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但滴滴也沒有絕對的“安全感”,因為除了大同小異的叫車服務,滴滴并沒有其他增強用戶粘性的衍生服務,滴滴平臺上的大數據尚未發揮出網絡效應的潛在價值。簡單來說,用戶沒有非滴滴不可。如此看來,整個出行領域的壟斷模式還不明確,這也許是易到絕處逢生的機會。

不管怎么說,眼下新的資金注入,還是讓易到在網約車市場上看到了一線生機。

值得反思的是,易到為什么會從網約車市場的“先知”幾乎變為“先烈”?也許就是那次與機會的失之交臂吧。

最先看到網約車生意的易到

2010年5月,易到用車成立,比Uber推出首款APP還早兩年。當時的網約車行業尚無人涉足,作為國內第一家網約車服務平臺,創始人周航對易到用車的定位原本就是在中高端人群,為商務人士的出行提供一種新的服務。對用戶的定位和對出行體驗的看重讓當時的易到用車收獲了一批高質量的司機和用戶。“2014年以前,整個叫車領域都是我們的。”周航評論當時的網約車市場,“其他人都是跟在我們后面才做起來的。”

小而美的易到在網約車行業默默耕耘著自己的中高端人群,沒想到的是,2012年滴滴打車和2013年快的打車相繼橫空出世。2014年,資本開始介入網約車行業,滴滴快的開始以燒錢補貼的方式野蠻搶占網約車市場。與易到不同的是,“滴滴們”的用戶群體更廣,燒錢補貼圈粉了大批的司機和用戶,“屌絲經濟”一度做的風生水起。而易到彼時認為沒必要拿出股權換取大量資金而導致錯失了2014年上半年的融資機會,易到的順風順水也就此止步,反應過來的時候只能看到曾經的“江山”已經被滴滴快的瓜分的滿目瘡痍。

救易到于水火的樂視

騰訊阿里兩巨頭不斷加碼滴滴快滴,2015年網約車行業的燒錢補貼大戰可以說是空前絕后,滴滴快的的戰場分分鐘燒掉近20億。雖然易到手握攜程的流量和資金,但可以燒的資金明顯與其他兩家不屬于同一量級。雪上加霜的是,2015年神州專車上線,背靠神州租車和聯想控股,迅速分食掉10%的市場份額。這一年,滴滴的日均訂單已經700萬,而易到的日均訂單已減少至慘淡的2萬,是滴滴的1/350,易到已經連加入戰場的機會都沒有了。

2015年10月,走投無路的易到接受了樂視7億美元D輪投資,出讓70%股權,由樂視控股,樂視CMO彭鋼出任總裁,周航繼續任易到CEO。樂視入主易到后,馬上加入價格補貼的混戰,一度推出了充值滿100返100等活動。通過燒錢生拉硬拽回賽道的代價就是讓易到的資金更加吃緊,據報道顯示,當時充返活動充值總額達到60億元,意味著易到也要拿出60億元補貼給用戶。周航對此也曾提出過質疑:“專車多少錢都不夠燒,單子越大,補貼的規模就越大。還是要盡快回歸正常的商業。”

無止境的價格戰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終于,2016年下半年,易到的資金消耗殆盡,只能開始降低補貼比例。年底,易到拖欠供應商費用、司機提現難等黑料被頻頻爆出,易到用車處境的兇險程度相比于樂視控股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再次面臨生死攸關的問題。

說不清的13億與出走的創始人團隊

更加“狗血”的事發生在2017年4月17日,周航發表聲明稱樂視挪用13億造成易到資金困局。樂視方面馬上作出回應:“事實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當時雙方已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于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用于易到,13億用于樂視汽車生態。”

也就是說,14億的債務由易到背鍋。

盲目的補貼大戰和以上責任與權力不對等的協議,促使易到創始人團隊的無奈出走。4月20日,周航及聯合創始人楊蕓、湯鵬發布聯合聲明,正式辭去易到所有相關職務。總裁彭鋼繼任CEO,全面接手易到的運營管理工作。之后易到表示每天拿出300萬解決司機提現問題,但這些仍然無法填平平臺上所有的司機欠款。同時在這期間,樂視本身更是自身難保,對易到的再次拯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被二度倒賣的易到

6月28日,樂視方面已深陷輿論漩渦,易到司機提現問題更是火上澆油。于是在流程都沒有走完的情況下,樂視單方面披露了易到再度易主的消息,表明“接盤俠”已現身,目的在于安撫人心。

直到7月14日一早,韜蘊資本與易到才正式發出聲明,證實了易到被再度轉手,據報道此次韜蘊資本收購了易到約2/3股權,控股易到,但創始團隊、攜程和樂視仍持有少量股份,原易到團隊仍然負責易到的運營管理。聲明顯示韜蘊資本已經在6月30日向易到注入了首批資金,用以解決車主提現問題。

 

7月17日下午,據騰訊科技報道,易到發布公告稱其CFO任汝嫻、CTO袁斌、法務VP劉曉慶、HRVP馬冬,已分別向公司提交辭職申請并批準通過,而上述高管全部來自樂視。易到的“去樂視化”已經開始,兩者之間的愛恨情仇想必也就此落幕了。

 

后記

自從7月14日韜蘊資本公布易到易主,資金將持續注入之后,易到平臺隨即上線了對于司機的獎勵措施,旨在提高平臺車主的數量。與此同時,有車主觀察到就在同一天,滴滴也推出了對車主在規定時段內拉單1.1倍獎勵的活動。

網約車行業的競爭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中,易到此番還能再次起死回生嗎?且行且看吧。


 
關鍵詞: 樂視 易到
 
[ 財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