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內新能源專用車,尤其新能源物流車行業在艱難中前行。從2017年1~12批推薦目錄就可窺見不少產業發展信號。
一是,由于新能源物流等專用車的進入門檻較低,催生了諸多生產制造新能源專用車的企業;二是,從量上看,新能源物流車的商業化程度最高,因此企業多以生產銷售新能源物流車為主;三是,多數企業專注度較低,整個行業還比較散亂,銷量比較可觀的企業較少,品牌的影響力還比較薄弱。對2017年1~12批推薦目錄內139家新能源專用車企業進行分析。
2017年共計990款新能源專用車進入推薦目錄 物流車占83%
經統計,2017年1~12批推薦目錄內共有990款新能源專用車,占總數的31%。從推薦目錄來看,新能源專用車的技術路線主要是純電動,只有個別企業有燃料電池專用車進入推薦目錄。

按類型分,新能源物流車有826款,占新能源專用車總數的83%;新能源環衛車有125款,占新能源專用車總數的13%;其他用途的新能源車有39款,占新能源專用車總數的4%。
由于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2017年前2批推薦目錄新能源專用車的數量均只有30余款,隨著主機廠與零部件企業對成本把控、產品線等有了明確的計劃,第3~4批推薦目錄中新能源專用車的數量飆升,其后幾批推薦目錄內新能源專用車的數量都保持了一個比較理性的水平。

139家新能源專用車生產企業進入2017年推薦目錄
經電動汽車資源網統計,有139家新能源專用車生產企業進入2017年1~12批推薦目錄。從企業進入推薦目錄的車型數量看,東風汽車遙遙領先,有103款,其中新能源物流車有90款,還有環衛車和其他用途專用車;南京金龍有53款,數量排名第二;成都大運有52款,數量排名第三。
進入推薦目錄的車型數量排名4~10位的有山東凱馬38款、北汽福田27款、湖北新楚風26款、華林特裝25款、中通客車23款、宇通重工22款、比亞迪22款。

推薦目錄內車型數量排名11~30位的企業有陜西通家、重慶盛時達、陜汽集團、南汽集團、一汽解放青島、北汽(常州)汽車、珠海廣通汽車、吉利商用車、上汽商用車、湖北世紀中遠、贛州汽車改裝廠、北汽銀翔、重慶瑞馳、唐駿歐鈴、廈門金旅、江蘇卡威(股份)、森源重工、申龍客車、原野汽車、福建新龍馬。

從上述30家企業來看,絕大部分企業以生產銷售新能源物流車為主,新能源環衛車市場份額比較大的企業有華林特裝、宇通重工、南汽集團、湖北世紀中遠、贛州汽車改裝廠、森源重工。
據電動汽車資源網了解,盡管上述企業進入推薦目錄內的車型數量較多,公告內的型號不便記憶,但其實業內對這些企業主推的產品都已比較了解,如東風主要有輕卡/中卡系列、南京金龍主要有D10/D11等、陜西通家主打電牛系列、重慶瑞馳主推EC35等、廈門金旅主要為海獅系列物流車、吉利商用車主推遠程E200。
盡管新能源物流車產業還處于相對混亂的發展階段,但主機廠、零部件企業、運營商、終端用戶以及投融機構的協同,相信城配車輛的電動化進程會逐步加快,未來汽車的電動化水平也會更上一個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