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影響力有望提升

發布日期:2020-03-02

核心提示:中國供應鏈對特斯拉Model 3成本降低的作用將引發深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將深度走向全球市場、融入全球市場,最終有望引領全球市場。
 中國供應鏈對特斯拉Model 3成本降低的作用將引發深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將深度走向全球市場、融入全球市場,最終有望引領全球市場。

銷量增長迅猛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迅猛。數據顯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38萬輛增至2019年的221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4.1%。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1.76萬輛增至2019年的120.6萬輛,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2.3%。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占比達60%。

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00萬輛,含中國市場約150萬輛、歐洲市場約80萬輛、美國市場約40萬輛。國內市場方面,預計特斯拉和合資車貢獻25萬-30萬輛,自主純電動汽車貢獻75萬輛(約半數為營運用途)。

新能源汽車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產業扶持政策,補貼政策是產業發展初期的關鍵推動力。補貼退坡后,“雙積分”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期扶持政策。

看好國產特斯拉

特斯拉是全球智能電動車行業的先驅和領軍者,產品體驗佳,品牌深入人心。極致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研發與應用是特斯拉的本質,包括電驅動技術,電池管理技術,模塊化底盤技術、智能駕駛技術和在線升級技術等。

2019年1月初,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建設,用于生產Model 3、Model Y等車型。上海工廠一期建設產能為15萬輛,全部建設完成后將達50萬輛。國產特斯拉下線將有力推動特斯拉在我國市場的銷量,同時對國內配套的供應鏈體系帶來訂單增量。

2020年1月,特斯拉Model 3生產2625輛。雖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上海工廠已于2月10日復產。Model 3全年銷量將以其供給決定,供不應求節奏或貫穿全年。Model 3主打性價比,同時保留了科技和性能體驗,在國內市場極具吸引力。與同級別燃油車相比,Model 3與奔馳、寶馬、奧迪的傳統燃油B級車售價較接近,但免征10%購置稅,同時擁有新能源牌照優勢。

特斯拉國產化給自主車企帶來巨大競爭壓力,但政策出發點在于引導汽車電動化。面對特斯拉這條“鯰魚”,國內車企早已行動起來。很多自主車企推出了優秀產品,設計感、續航等方面都取得長足進步,但智能化方面還有不少差距。未來3年-5年,特斯拉的產能需要爬坡,供應鏈需要打通,產品序列需要補充。這給自主車企發展留下時間,預計未來新能源主流自主車企不會超過5家。

今年開始,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率有望從30%轉變到近100%。國內多家企業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涵蓋動力電池及熱管理系統、電機電控、中控系統、BMS、底盤等。

國內供應鏈對特斯拉Model 3成本降低或引發深遠影響。其他海外車企龍頭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充分考慮中國供應鏈的積極作用。通過國產化方式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獲取更多市場份額。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將深度走向全球市場、融入全球,最終有望引領全球市場。

技術提升空間大

當前正處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爆發前夜,主要是液態離子電池技術的安全性、快充性、循環性等,電池材料端包括膈膜和電解液技術有極大的提升空間。車輛輕量化同樣處在產業爆發前夜。

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續航里程、耐用性、補能的便利、成本及安全性,決定其適用空間。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到現在,摸到了第一層“天花板”,技術進步帶來的價值彈性更大。

從技術路線看,增程式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發展潛力巨大。增程式純電動車補能速度快,綜合能耗低,且安全性相對較高,續駛里程更長,耐用性較好,符合老百姓用車習慣,可能成為大幅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技術路線。
T%C7]I0HU@R8FN8(VORTXJJ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未來銷量的預估都是從政策指引出發,很少能從需求端解釋清楚。要實現規劃目標,就必然面臨著對傳統汽車的替代。從目前的技術、基礎設施、成本、產品體驗上看,電動車很難對傳統車進行大范圍替代。這就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行業發展最終還要依賴于電池底層材料等技術的進步。


 
關鍵詞: 特斯拉 新能源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