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上下游的利潤分配格局,正在迎來變化。
硅料是光伏行業的上游原材料。去年年初以來,硅料價格不斷攀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數據顯示,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初,硅料的價格整體漲幅在160%以上,最高價位時漲幅達到200%左右。
硅料高漲使得相關硅料企業去年利潤大幅增加,近期幾家主要的硅料廠商公布的2021業績預告都顯示出超過一倍以上的利潤增長。相比之下,下游光伏電池組件廠商的盈利狀況相對較差,很多企業都出現了虧損。
通威股份是國內一家硅料生產企業,董事會秘書辦人士告訴記者,整個光伏產業存在產能錯配的情況,上游產能少,下游需求大,上游漲價不可避免。但隨著目前上游的擴產,產能錯配的局面可能會有所改善。長期看,高價位的硅料也是不可持續的。
硅業分會預計到2022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86萬噸/年以上,比上一年度增加34萬噸/年。今年的硅料供應可以滿足全球225GW左右的光伏終端裝機。市場上關于全球終端裝機量的保守預期和樂觀預期分別為220GW和250GW。因此,全年硅料供需整體基本平衡或階段性不足。
隆基股份是國內生產硅片的企業,處于光伏硅料的下游,其董事會秘書辦人士告訴記者,硅料上漲使得硅片成本上升,硅片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未來隨著上游硅料的逐漸擴產,硅料價格整體應該是向下的趨勢。
上下游獲利相差懸殊
2月14日,通威股份2021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6.02億元,同比增長50.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03億元,同比增長127.3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3.82億元,同比增長248.03%。
通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受益下游需求增長,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純晶硅產能持續滿負荷運行,全年實現銷量10.77萬噸,同比增長24%。
通威股份在去年半年報中曾表示,受產業鏈供需不平衡影響,高純晶硅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疊加公司規模、質量、成本優勢,公司高純晶硅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該公司去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126.50%,實現產量5.06萬噸,平均生產成本3.65萬元/噸,產品平均毛利率為69.39%。相比之下,作為硅片龍頭企業的隆基股份,去年半年報顯示的綜合毛利率僅為22.73%。
另外幾家硅料巨頭也呈現出大幅度的利潤增長,保利協鑫能源預計2021年的凈利潤約50億元,2020年為凈虧損57億元。新特能源預計2021年凈利潤為不少于50億元,同比上升619%。大全能源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6億元到58億元,同比增長436.69%到455.86%。
大全能源也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整體光伏市場持續增長,下游單晶硅片企業擴產提速、對高品質多晶硅需求增長明顯,而高純多晶硅料環節整體供應緊缺,因此使得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相比之下,下游的光伏電池組件廠商的盈利情況普遍不佳,很多廠商都出現虧損。
協鑫集成2021年度業績預告也顯示,去年該公司虧損14.7億元到22.8億元。協鑫集成表示,2021年光伏全行業上游硅料供應緊張,導致公司主要原材料硅片及電池片價格持續高位運營,疊加光伏膠膜、背板、玻璃、邊框、硅膠等輔料價格不同程度上漲,公司組件生產成本快速攀升,組件終端銷售價格漲幅不及原材料價格漲幅,組件毛利率大幅下降
電池組件廠商東方日升和愛旭股份近期公布的業績預告也都顯示出一定程度的虧損,其給出的虧損原因都是由于上游硅料等環節漲價,導致下游利潤受影響。
事實上,通威股份也有一部分光伏電池組件業務,其在去年半年報中表示,由于硅片供應緊張和價格的持續上漲,電池行業開工率普遍下調,毛利率明顯下降。去年上半年公司電池及組件銷量14.93GW,同比增長92.68%,單晶電池毛利率11.65%。
組件價格上漲緩慢
通威股份董事會秘書辦人士向記者介紹,硅料產品根據分析,供應增量不及預期且小于需求增量,整體供需基本匹配或略有不足,硅料和硅片環節均維持基本正常流轉庫存。另外,國內光伏裝機陸續啟動,前期采購將逐步跟進。綜上預計,短期內硅料價格將延續持穩微漲走勢。
隆基股份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上游硅料產能的釋放需要一個過程,一般從投產到達產可能需要三個月左右的爬坡期。比如,一季度投產的,二季度才能釋放出來。以后每個月都有新增產能的釋放,后續硅料的價格應該會有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