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別汽車憑借各自特點,本來市場份額相對穩定,但今年以來,競爭平衡被韓系車打破。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5月,現代、起亞兩品牌合計在中國銷售新車376895輛,同比大跌43%,其中起亞汽車同比猛跌53.8%,現代品牌1-5月累計同比下滑47.3%,前5個月,韓系車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7.2%跌至當前的4%。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來看,2017年1-5月,中國乘用車銷量共計942.11萬輛,同比微增1.48%,汽車市場來來都是零和競爭游戲,在總體蛋糕保持增長的態勢下,韓系車缺位留下的巨大市場份額自然令對手垂涎三尺。
但細讀銷量數據報表,你會驚訝的發現,伴隨著韓系車市場銷量崩盤,自主品牌、德系、法系、美系、意系等對手并未因此受益,真正吃肉的是日系。
1、自主品牌 市場份額累計同比增長1%
眾所周知,在SUV領域內風生水起的自主品牌,近幾年技術研發能力迅猛提升,整車品質已逐步向合資品牌逼近,產品特點主打“高顏值、高配置、性價比”與韓系車與太多的相似之處。
可以說,自主品牌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是離現代、起亞汽車最近的對手,從邏輯上講接管韓系車留下的空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2017年1-5月實際銷量表明,自主品牌并沒有全面接管韓系車地盤,2017年前5個月市場占有率44.4%,同比提升一個百分點。
具體車企來看,除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上汽乘用車等表現較好外,長安汽車、江淮乘用車、眾泰汽車、比亞迪、北京汽車同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2、德系 市場份額累計同比增長0.5%
上汽大眾、一汽大眾近十年都占據著乘用車企銷量排名前三的寶座,德系車也一直以來穩穩的占據著20%左右的市場份額。
2017年1-5月,德系車在華累計銷售189.32輛新車,市場份額20.1%(去年同期19.6%),但從南北大眾的絕對銷量來看,整體呈微降態勢。
3、美系 市場份額累計同比增長0.5%
2017年前5個月,美系在華實現111.67萬輛的銷量,整體銷量略有上漲,整體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1.7%提升至如今的11.9%。
美系三大核心車企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長安福特情況各有不同,長安福特同比14%的降幅連累了美系的整體業績。
4、法系 市場份額累計同比下降0.9%
法系汽車2017年1-5月在華累計銷售16.16萬輛,同比下降37.2%,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2.8%降低至1.7%。
如此業績,神龍汽車由安鐵成接替劉衛東出任董事長也在情理之中,新款5008的上市承載著巨大的銷量寄托。 5、日系成最大的贏家 市場份額累計同比增長2.3%
今年前5個月,日系車乘用車在華銷售量162.77,同比去年提升了17.6%,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5.0%提升至當前的17.3%,無論從銷量、增長率或是市場份額來看,當之無愧是韓系車銷量崩盤的最大贏家。
細看日系在華的合資企業,除長安鈴木外,東風日產、廣汽本田、一汽豐田、東風本田、廣汽豐田、長安馬自達無不實現增長。
最后,只想問一個問題,“放棄韓系車后,為什么更多人愿意掏更多的錢購買日系品牌,而不是花更少的錢采購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