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日本松下公司已研發出一款軟件,可將電動汽車的開發周期減半,并為以后供應部件提供了機會。

據了解,松下公司將從設計階段開始與汽車制造商合作,使用自主系統對汽車性能進行建模,并預估功耗和續航里程,以減少生產原型樣車和對原型樣車的測試次數。通過參與研發過程,松下希望能創造更多向全球汽車制造商銷售電動汽車用電池和其他部件的機會。可想而知,研發成本的降低將促使電動汽車的普及,以及銷量的增加。
該軟件由松下與名古屋汽車技術研發支持服務供應商Azapa聯合研發。Azapa的預測算法可以根據不同部件的性能估算電動汽車整體性能如何改變,從而精確估計出設計階段汽車的最大速度和電池壽命。這一信息有望幫助減少汽車原型樣品迭代次數,將整體開發過程縮短30%到50%。
與此同時,松下打算提高軟件作為電動汽車開發通用工具的精度,并讓其支持美國、歐洲和中國的不同標準。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汽車變得更為復雜,需要更長的開發周期。過去,汽車制造商需要根據設計和樣品制造的重復周期向供應商訂購部件,現在供應商則作為系統集成商,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研發流程以及部件的設計和安裝當中。
目前,德國的博世和大陸集團在汽車性能預測領域占有領導地位,但是松下希望能在電動汽車領域率先占有一席之地。
松下已經是汽車電池、充電器和電壓互感器領域的領先者,還在推進電機和控制設備的研發。
據了解,松下汽車業務的短期目標是從2015財年到2018財年,將銷量額提高50%,達到2萬億日元(約1226.43億元人民幣)。松下預期上述軟件的推出將會鋰電池和駕駛輔助技術的長期發展有協同增效效應。
網易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