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7年剛開始,規模空前的霧霾覆蓋了華北的天空,華東、華南也未能幸免。人們戴著口罩,互相提醒盡量減少外出,朋友圈里充滿了憤怒和焦慮。但對河北御捷集團董事長張立平來說,比霧霾更令他關心的,是低速電動車管理標準的方向。(新國標詳細內容請看《行業熱議的低速電動車新國標到底講了什么?》)
“討論(制定)國標的初衷,是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起來,而不是相反”,1月5日,張立平接受第一電動網專訪時說,“應該回到克強總理、馬凱副總理批復的‘三個一批’文件精神上來,回到國標工作組當初立項時提出的‘低速四輪電動車’這個類別上來”。
2016年10月13日,國標工作組提出以“低速四輪電動車”這一新類別立項討論,此后,相關部委陸續透露了將為低速電動車設立新類別的信息。在此之前,李克強總理和馬凱副總理對工信部提交的對低速電動車“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文件,均做了批復。
這些信息,極大鼓舞了以御捷為代表的低速電動車企業。資本市場因此出現異動,許多觀察經年的投資者開始加速進場。
隨著標準討論工作的深入展開,爭議很快浮出水面。在張立平看來,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純電動低速車是否應納入乘用車管理;2、安全標準是否應等同于乘用車;3、是否只能搭載鋰電池。
“納入乘用車管理,采用乘用車安全及技術性能標準,這是不合適的;同樣,納入摩托車的管理,采用摩托車的安全及技術性能標準,也是不合適的”,張立平說,“國標委已經立項和公示通過為‘純電動低速四輪電動車’,那就應該作為一個新增的類別納入機動車的管理,并根據它的時速和路權制定安全法規及技術性能標準。”
堅持按照新增類別納入機動車管理,這就是張立平的核心主張。關于極具爭議的搭載鋰電池問題,他反而認為有合理性:“鋰電池技術是發展趨勢,行業主流的企業都已經在嘗試了。”
但他同時指出,停用鉛酸電池,也應像補貼一樣,逐漸退坡,給行業一個過渡期:“目前整個行業的產能,預估在100-200萬輛之間,如果‘一刀切’拒絕鉛酸電池,那么整車廠、鉛酸電池廠及經銷商等上下游職工將面臨失業的風險,有可能造成社會不安定的隱患。”
“標準工作組對推進低速電動車合法化做出了努力,企業都表示擁護和感謝。我們一起努力了那么多年,就是為了這一天,所以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這個初心,就是應該堅持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低速化的方向”。
張立平相信,工作組和相關部委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制定出推動行業進步和繁榮的標準。此番標準大討論,會加快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純電動低速四輪車將不再被冠以‘老年代步車’,很快就會是高品質、小巧精美、科技智能交通工具代名詞,并會向喜愛時尚和年輕化的受眾群體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