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管理實現“遠程操控”
過去,公園路燈管理依靠傳統的“人工巡查”,方式粗放、效率極低,難以確保亮燈率。“一個班組十個人,白天維修晚上巡邏,根本忙不過來。”負責塘西河公園日常管理的陳成告訴記者,每年夏季是公園路燈損壞的高峰期,“人力物力跟不上,只能‘傻瓜式’管理,哪里壞修哪里。”
如今,智慧路燈“上崗”,陳成的煩惱解決了——可視化的監控,不再需要人工現場巡查路燈,坐在大屏幕前就能輕松管理,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只需登錄公網,系統內亮燈情況一目了然,發現不亮的路燈,立即處置。”他邊演示邊介紹,損壞的路燈會自動將情況“匯報”到維修人員的手機上,不同的損壞原因會顯示不同顏色的燈。
據濱湖功能區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塘西河公園覆蓋了550盞“智慧路燈”,“金斗公園和方興湖公園也正在改造中,此次智能化改造涉及1000余盞路燈。”
未來路燈可當“充電樁”
“聽得懂指令”,應該是智慧路燈的一種特性。通過該系統,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隨意控制任意一盞路燈的點亮或熄滅,也可以設定一個數值(比如50%),實現亮度的自由控制。“系統每天會進行總體亮燈狀況分析、故障燈分布狀態分析等,為管理者提供是否需要全面性維修的建議。也可以根據能耗和運行參數等情況,判斷電纜是否過載、有無非法接入等,從而決定是否進行該路段系統檢查。” 智慧路燈,不僅能“看”能“聽”,還會“思考”。“智慧路燈會生成開關燈時間,并自動執行以保障路燈照明需要。路燈桿外殼帶電時會緊急關閉控制柜電源并報警。負載過大、供電線路過長時,末段照度嚴重不足或燈無法啟動,智慧路燈則會自動進行照度的平衡分配,保證路燈照明基本功能不受影響……”
不僅如此,未來公園里的智慧路燈還能充當“充電樁”。“正在考慮添加設備,更好地服務市民。”據濱湖功能區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在公園健身或散步時,可隨時利用路燈桿上的裝置為手機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