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強有力的充電設施網絡建設鼓勵措施。聯邦政府規定,每修建一個家庭充電樁可獲得最高2000美元的抵稅優惠(相當于購買和安裝家庭充電樁成本的一半),商業用戶修建大型充電基礎設施可以享受最高5萬美元的抵稅優惠。除此之外,各州根據當地電動車發展水平,制訂了額外的免稅或補貼政策。例如在“電動車之城”加州,在聯邦補貼之外,私人用戶每安裝一個240伏壁掛式充電樁可獲得750美元的補貼,同時安裝充電計時器還將額外得到250美元補貼。如果在辦工場所安裝充電樁,壁掛式和立式充電樁可以分別得到750美元和1000美元的補貼。而如果是洛杉磯水電部用戶,除了以上補貼外還可享受非峰值充電優惠。在有力的鼓勵政策支持下,美國充電設施呈現以東西海岸為中心的彌散性分布,其中以加利福尼亞、華盛頓州、紐約州、伊利諾伊州等為充電設施集中度最高的幾大區域。
2015年底,美國公共充電樁大約31674個,到2016年9月份已經突破4.4萬。另據通用公司統計,在通用沃藍達和日產聆風(美國銷量排名前兩名的車型)的車主中,65%的人選擇在家充電,32%在辦公場所充電,僅有3%在公共場所的充電樁進行充電。私人充電設施的齊全,弱化了消費者外出補電的需求,保障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購買充電樁的商家一般是大型商場、超市、酒店等,它們提供為電動車免費充電的服務吸引了顧客,比如顧客可能會因為是免費充電而花更多時間購物,這將增加商場的營收。
2、日本
2014年5月,豐田、日產、本田及三菱汽車4家汽車廠商聯合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共同設立了旨在普及電動車輛充電設備的新公司--“日本充電服務(NCS)”,致力于充電樁的安裝、運營和8年免費保修。在NCS構建的充電服務網絡中,運營寫字樓、酒店、便利店、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場及車站等的企業向NCS公司提出充電設施建設及使用申請,并提供充電設備的建設場所;NCS公司承擔充電設施的建設費用,擁有充電設備所有權,并推出1張通用的充電卡供4家汽車廠商用戶使用;4家汽車廠商向NCS公司購買充電設施的使用權,并通過收取會員費的方式向用戶收取充電費用。
截至2015年底,日本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約為22110個,其中快速直流充電樁5990個,普通交流充電樁16120個,提前5年完成了《日本下一代汽車戰略2010》中提出的2020年建設5000個快速直流充電樁的目標。
3、法國
法國通過電動汽車租賃等項目帶動充電設施建設。Autolib項目為目前全球規模和影響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共享租賃項目。Autolib項目于2011年末正式啟動,目前巴黎市區內平均每隔250米就能找到一處充電樁。加入Autolib項目的會員不僅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和手機預定電動車,還可以預約目的地的停車位,同時根據剩余電量為消費者選擇最近的充電站。Autolib項目在公共場所的充電站遍布巴黎及其它幾個主要城市的辦公、住宅區,只要將車停在專用停車點,用戶不必承擔停車費。Autolib租賃點的充電設施還可向私人純電動車開放,每輛車每年的費用為180歐元。
2014年底,法國巴黎電動車租賃項目Autolib的運營方Bolloré集團宣布,計劃在4年內投資1.5億歐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1.6萬個充電站(租賃點),提供7kW單相及22kW三相充電,在全國范圍內形成間距不超過40公里的充電網絡。
4、俄羅斯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要求在2016年11月1日之前,每個加油站都建立充電樁。該措施是刺激俄羅斯低迷電動汽車市場的措施,目前,俄羅斯全境范圍內只有500輛電動汽車。